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创新“四小”法治服务模式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室

2023-11-29 15:25:21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左邻右舍”是“党委政府—开发商—物业”三方联合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党群服务站和居民说事点。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司法局着眼微端,从“小”字入手,创新“四小”法治服务工作模式,将公共法律服务融入“左邻右舍”,把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小区延伸,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米”,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小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由原来的95%提升至100%,群众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升至100%。

设置“小站”,规范服务接待,提升末端执行力。提供涵盖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公证指引、司法鉴定指引、仲裁指引等多项功能的法治服务。根据小区居民的法律需求,提供“预约式”和“组团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造德治、法治、自治融合的“三治之家”。今年以来,“小站”接待法律咨询66次,集中协商9次,回声壁反馈问题并处理25件,有效发挥了“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作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在身边、零距离。

组建“小队”,聚合小区力量,调解有速度有温度。充分发挥社区调解职能,鼓励小区内退休干部、教师、党员、热心居民等9名志愿者组建小区志愿者小队。调动社区居民力量来调和社区内的纠纷,开创了小区协同“共治”新局面,真正做到“微难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生根基层、服务群众,让社区的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今年以来,志愿者小队开展普法宣传20场次,解决高空抛物、噪音扰民、遛狗不拴绳等问题17件,化解处置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纠纷、房屋租赁纠纷、人身损害纠纷等27件,为小区内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3件。

开设“小班”,打造“法治夜校”,小区普法有深度。开设法治夜校,近距离满足辖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法治需求,邀请小镇法官以案释法,宣传高空抛物、危险驾驶、家庭暴力、赡养等典型案例,邀请专职调解员讲述群众身边的调解案例,邀请法律顾问、律师开展法律讲堂,宣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法律知识,结合“左邻右舍”托管服务,开设未成年人专题法治课堂,让居民在小区能感受到法治的春风,在家足不出户也能听到法律的声音。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夜校15场,线上推送普法知识10期,辐射普法人数4万余人,形成遇事找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筹建“小团”,强化需求导向,法律服务显成效。整合辖区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小镇法官、网格员、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共21人,建立了“和为贵”小区纠纷调解团,通过定期服务、线上咨询、一对一、面对面等形式,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重点人群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让群众在网格内就能享受到各项法律服务,依托网络承载现实、延伸现实,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米”。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