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溪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河湖长制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提炼,创新求变,提升质效,形成“五位一体”治理模式,护航河湖健康发展。
图为:规范整洁、美不胜收的百利坝河道
宣传教育守心,建构良好宣传氛围
苍溪县在河湖长制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将舆论宣传和意识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手机短信和中国水周、“五四”青年节、环保日等平台和时机,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全方位、多领域加大宣传13200余条(次),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同时采取专题培训、河长制联席会、下乡检查、进校园、进社区等时机开展教育培训30多场(次),通过宣传教育,加深社会公众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河湖长制工作,激发内生动力,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河湖长制工作治理的自觉行动。
生态环境为要,厚植绿水青山文化
坚定践行“两山”理念的文化底蕴,强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湖岸线、围垦湖泊、超标排污、违法养殖、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把绿水青山根植于河湖长制工作的方方面面,筑牢水生态环境的“灵魂”,让这一概念深厚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担当”,参与管理、主动监督、积极治理。自2019年以来,拆除河道管理范围线内砂石加工料场22处,处置机器设备28台(套),新建堤防15.2公里,设置界桩130个,复垦河滩地520余亩,打捞清运河湖水面漂浮物1250余吨,新建乡场镇污水处理13处,处置违规违纪违法行为16宗(人)。
形式灵活有序,提升综合治理成效
苍溪设县级河湖长34名,乡镇级河湖长62名,村级河湖长307名,河道警长100名,河道检察长3名,河道管理、联络、巡查、保洁“四大员”1232名,记者河长3名,校园河长60余名,民间河长30余名,以落实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为契机,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百米”为目标,聘任“记者河长”“民间河长”“巾帼志愿宣传队”“红领巾宣传员”“河小青”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河湖长的监督管理,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同心相向、同向相行,让“多元”的社会参与,护航河湖长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联袂河、田、林、路“四长合力”治理模式,全程参与,分段领跑,形成一套“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特色套餐”,实现“绿水常流”“希望田野”“氧吧丛林”“康庄大道”。
图为:岸青水绿、环境优美的桥溪乡河道
健全常态机制,构筑长效常态体系
苍溪、阆中一衣带水,两地河长制办公室为实现“上下共治”目标,经协商达成意向性共识,重点在“流域协同、联合会商、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合监管、联合整治”上做文章,建立“联合会商、联合研判、联合监管、联合查处”等河湖长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向社会公开河湖长制工作监督热线电话,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调动社会参与治理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专业与社会力量共管共治”合力。健全河湖长制考核机制,构建“河长+纪监+警长+检察长+N”监督体系,强化激励问责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推行河湖管护“解放模式”的运用,形成“村组+警长+网格+微河段长”四级管理网络,从管理、监督、治理、惩处形成“一张网”,全程“无盲区”“无死角”,贯穿到全方位、全过程,切实改善农村河湖水环境、水生态,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加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共同护航河湖,赓续绿色健康发展
强化河湖长制工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守正创新、努力奋发有为,不断提升和创新河湖长制管理工作上台阶、有质效,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主动协调,形成苍(溪)-阆(中)-南(充)、苍(溪)-旺(苍)-剑(阁)河湖长制工作横纵“一条线”“一盘棋”的固定模式,共同商榷,明晰区域管理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嘉陵江、东河、插江共安装远程监控镜头24个,全面运用蜀水智微信小程序等“人防+技防”,在守护“母亲河”、聚焦“生态河”、依托“文明河”、打造“数字河”、建设“幸福河”、护好“家乡河”上实现新突破、新提升,心系“河湖事”肩扛“河湖责”工作中善作善成、久久为功,通过上堵、中治、下防,不懈的努力求变创新,上下联动治理,切实担当起维护河湖水生态安全的使命,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1+1>2”的乘数效应,嘉陵江、东河、插江苍溪段水质常年均保持在Ⅱ类以上,持续绘好苍山绿、溪水清、梨乡蓝的美丽画卷。(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