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7日,迎着冬日暖阳,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观音村十余名村民来到半山腰,用秸秆给今年新栽植的7000余株油麻藤、小叶雨针幼苗根部盖上厚厚的“被子”,确保它们顺利度过第一个寒冬。
“可别看这小小的幼苗,修护山上的‘灰补丁’全靠它!”村民们十分小心地“呵护”着脚下的幼苗。“过去山上光秃秃,一棵树都是地标,现在遍山绿装,看着养眼得很!”看着身后已恢复绿意盎然的群山,大家感慨不已。
村民们所处的半山腰位于石英砂岩矿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区,曾经因露天开矿采石严重破坏了山体和植被,如今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生态修复,变挖山挖矿为养山护山,重新恢复了群山叠翠的自然面貌。
“我们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据该煤矿生态修复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修复区根据复垦区土地现状、适应性以及水土资源平衡等情况,栽植了乔灌木、藤木、草本等植物。同时,采取将高陡边坡削坡,降低边坡坡度,在边坡加挂植生袋进行高次团粒喷播,修建蓄水池、浇灌系统等工程措施,让灌木、草本等植物在边坡得以生存,目前已完成复垦复绿面积8公顷,恢复率达80%左右。
随着场地整理、覆土复绿等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如今该生态修复区已初见成效,原来裸露的“灰肚”已披上了绿衣,坡面上绿树向阳而生,修复的边坡郁郁葱葱,生态环境实现了肉眼可见的大变样。
“我们聚力打造生态文明新典范先行区,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利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些年来,该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区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坚决实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森林生物多样性提升等工程,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已实施21家在建矿山企业的生态修复,修复面积约90余亩,预计今年完成修复110余亩。(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