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厕污共治”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

2023-11-17 17:04:26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11月16日,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菜坝河村,只见干净整洁的村道勾连起家家户户,白墙青瓦的民房错落有致,一幅环境美、生活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农村人居环境与城市媲美。面对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梁宏宇很自豪:“自从村里搞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环境自然而然变好了,大家的生活更幸福了。”

洁白淡雅的瓷砖、干净整洁的厕所,在菜坝河村村民王成全家中,18平方米左右的水冲式厕所里配备着水箱、便池、洗手盆、淋浴器、浴霸等设备设施,屋外的单户三格式+污水池+人工湿地 (厕污共治)五格化粪池,与地面合为一体,干净卫生,经过粪池发酵、腐熟、沉淀后,化粪池的水可以直接用来浇灌院子外的几分菜园地。

“新修了卫生厕所,家里闻不到异味,夏天不再怕蚊虫苍蝇,冬天也可以舒服地洗热水澡了,粪污脏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利用管线或自流还田,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给菜地增肥。”王成全的话语里满满都是幸福感。

近年来,朝天区坚持“因地制宜、由点及面、整村推进、分片实施”的工作思路,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排放分散、季节性阶段性强等特点,结合农业产业、财力薄弱、群众居住分散等实际,注重采取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建设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厕所革命与污水共治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资源化利用是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出路。”朝天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运维成本低,能够节约水肥成本和灌溉成本,生活污水经过不低于60天沉淀厌氧处理,经专业检测,出水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群众可以放心使用;利用地势落差自流灌溉的方式,也让群众不再肩挑背磨给地施肥,真正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同时,针对散居农户,结合“厕所革命”,朝天区推行“厕污共治”单户或联户建设三格式+污水池+人工湿地(厕污共治)五格化粪池,农户按需利用房前屋后花园、菜园、果园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针对一般聚居区,将厕所黑水和厨房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推行“户用小三格化粪池(或户用隔渣池)+集中大三格化粪池+污水处理池+人工湿地”“户用小三格化粪池+集中大三格化粪池+污水处理池+人工湿地+资源化利用管网”“户用小三格化粪池+集中大三格化粪池+一体化设备+资源化利用管网”等工艺流程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性增加人工湿地或多级厌氧等工艺流程。

不仅如此,朝天区还统筹整合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乡村振兴等涉农资金,强化专项资金争取、群众自筹等多元投入,坚持财政支持、集体补助、受益付费相结合,创新探索出财政预算安排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集体经济补助一点、受益群众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运维费用众筹机制;采取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整合农村地质灾害监测员、综合治理网格员、环境监管员职责,“三员合一、一员多用”,全面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制度,有效破解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难题。

污水收集率、利用率高,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蝶变”。如今,朝天区已基本形成“单户成院、联户成景、一村一幅画”的和美乡村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实施“厕污共治”改造模式6131余户,实施多户联建45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高。(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高寒报道)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