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市是四川民族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会理市坚持以文塑旅、文旅融合,以建设文旅强市和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以文旅品牌打造为重要抓手,以文旅项目建设为重要载体,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力建设州域经济文化副中心。2023年1—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88.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12亿元、增长128.93%。
完善“三大机制”,绘就文旅融合新蓝图
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会理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会理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会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等重点旅游发展规划,确定“一核两片三带八点”全域旅游布局,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全域覆盖,努力打造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
建立政策资金扶持机制。出台《会理市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旅游首位产业发展扶持补助办法(试行)》,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和4000万元引导资金,在产业发展政策、人才、资金保障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制定《会理市按五星级酒店标准新建或改造酒店的扶持补助办法》(试行),对在会理市按五星级酒店标准自主投资新建或按五星级酒店标准进行改造升级的项目进行扶持,目前已培育4星级酒店1家,5星级乡村酒店1家、4星级乡村酒店1家,4星级乡村农家乐6家,建成各类民宿66家,有效提高游客接待能力。
完善重大项目招引机制。充分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完善项目生成机制,规划、论证、储备、推介36个重大文旅项目,锁定招商目标源,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研学示范基地、龙肘山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四川新鸿兴集团投资35亿元建设“会理国际旅游度假区”全力推进,蜀道集团拟投资150亿在会理城南打造国内首个以养生功能为主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已全面启动建设。
营造优质环境,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完善基础设施,做好服务保障。建成城市特色街区2条和类型多样的住宿设施,利用闲置土地丰富停车场地,依托旅游集散中心健全咨询、导览、导游、导航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先后投放7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新增15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70辆新能源出租车,全面改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落实《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并给予专项补助资金300余万元,抓好A级旅游厕所建设,重要景区配套建设家庭卫生间。在城区、国道沿线等地实施“三边三化”和“三改一整”工程,全面改善全域卫生面貌。
厚植发展基础,打造文旅品牌。深入推进文旅品牌创建,实施景区景点建设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国家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和省州级旅游名县名镇等创建,推动更多优质文旅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文旅产品。目前已建成会理古城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张姑娘桥景区、绿陶文化产业园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9个,会理古城—仙人湖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会理被评为“新时代·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名县”,会理古城入选天府旅游名镇,会理端午风情游被评为“新时代·中国最具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古桥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松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打响宣传营销,提升城市魅力。整合文化旅游品牌资源,打造会理历史文化之旅、红色经典之旅、山水民俗之旅3条精品旅游路线及大美龙泉村、醉美仙人湖等夏日清凉景区(点)6个,推出文旅项目25个并赴外宣传推介。拍摄《中国会理》《你好会理市》《来会理过泼水节》等文旅宣传片,邀请省内外网络大V到会理采风体验,立体展示会理文旅风貌,其中会理双语视频在川观新闻首次发布,会理端午万人宴在央视13套《朝闻天下》宣传报道。
多元业态融合,实现文旅发展新跨越
“文旅+农业”融合。培育15万亩的石榴文化田园综合体,建成占地200亩集绿色生态休闲观光、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金砂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和一批旅游风情小镇、旅游风情村寨。依托省五星级石榴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全市40万亩石榴果品产量74.87万吨、实现果农销售收入41.54亿元,拉动二、三产业产值超20亿元。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会理石榴万里行”发车仪式等10余个旅游节庆活动,推出手打饵块等12个农业农村旅游体验项目和绿陶、金沙砚等5个特色农旅产品。
“文旅+非遗”融合。创新发扬长号、山歌、蹢脚舞等民间艺术和筛糠、祭龙、泼水等民族习俗,“以师带徒”培养44名传承人传承发展大号唢呐、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蹢脚舞等省级非遗文化,成功申报非遗项目38项,产业化拓展民族特色绿陶艺术品等系列旅游纪念产品200余种,创新“非遗+活动”“非遗+集市”“非遗+直播”等传播方式,做“火”非遗项目。
“文旅+康养”融合。传承发展“端午药市”“吃药膳”“游百病”等端午节民间风俗,举办第五届端午风情游活动和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共接待游客22.69万人,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1.97亿元。持续办好端午健康养生论坛、中医药文化节暨膏方节、“端午万人宴”等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活动,加快推进“会理中医康养城”建设。
“文旅+体育”融合。依托仙人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红军长征会理会议纪念地等资源,打造户外骑行、徒步等线路,举办会理市徒步大赛、2023年四川穿越大凉山会理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赛事,吸引国内外若干选手参赛,实行双语视频、活动过程通过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等全程直播,穿插会理特色文旅资源向国内外宣传,以赛事催生餐饮、住宿等经济收入4632万元。(文/会理市委办、会理市委宣传部 图片由会理融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