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聚才引智 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都江堰模板”

2023-10-28 16:11:25 来源:本网专稿 

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何子蕊

2023年10月27日,世界“三遗”之城四川省都江堰市迎来了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盛宴,“2023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人才峰荟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内一批知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众多省市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等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世界遗产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等方面的优秀理论及实践经验。

此次峰荟是都江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坚定践行人才强国战略,精准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成都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而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旨在以才赋能、集智聚力,改革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为助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都江堰模板”。

大咖云集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言献策

27日上午,峰荟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场。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涛出席活动并致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泽华,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都江堰市政协主席钟成基出席活动。

都江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全市各区(市)县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来自三星堆博物馆、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等的专家、代表莅临大会。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暨人才培养》为题进行主题分享;在南桥广场以《文化城市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为题发表了演讲。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李云鹏进行了《都江堰水利遗产特性及保护发展策略》的主题分享;著名古建筑学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王其亨以《都江堰渠首建筑管窥——以世界记忆遗产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为例》为题进行分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秘书长魏青作了题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范式转变中底层逻辑的新建构》的主题分享。

内容丰富多项重要成果在峰荟现场发布

据悉,峰荟上专家和领导的主题演讲和智慧分享令与会都江堰各级代表受益匪浅!搭建交流平台、汇聚专家智慧,发现、引进、培养、用好文化遗产人才,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成果和和管理模式,共同探讨《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通过构建精准科学、导向明确、竞争择优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评价体系,精准客观分析人才特征,提出整体人才需求,为都江堰市人才赋能生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次重要契机,带来了新的重要启示。

不仅如此,此次峰荟还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设立了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智库;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共建培育基地组建成立;现场发布了相关人才需求清单;签署了相关项目协议。

“我们将以此峰荟举办和系列成果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专家人才的专业优势,就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广以及考古人才培养开展深入研究,搭建多遗产地合作机制和文化遗产研究创新综合平台。”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求贤若渴以人才评价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此次峰荟以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升和活化利用为主题,指导单位是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水利厅、省文物局,由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文物局)主办;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承办。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等多方联动,凸显出都江堰市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

结合“千年”主题,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在峰荟现场进行了守护“千年”遗产、赓续“千年”文脉、博采“千年”智慧三点分享。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市对各类人才求贤若渴,期待以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研究院为基础和平台,汇聚各方人才,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更好地推动,助力都江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人才峰荟,是都江堰市以人才评价改革为着力点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都江堰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和前瞻性、创新性战略谋划。峰荟的成功举办,将为都江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