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2023南京市“生态文明第一课”开讲啦!

2023-09-04 09:36:47 来源:改革网 

九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9月2日,2023年南京市“生态文明第一课”在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精彩开讲。在长江边、在水草间、在树林中,孩子们以天地为课堂,围绕长江大保护主题,深入了解新济洲的生态变迁,深植生态文明理念。

远眺长江近观鸟自然课堂展现别样魅力

一片草地席地而坐就成了教室,而旁边的小池塘就是教学“道具”。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潘小玲为同学们上了特别的一课,30多名学生围在池塘边,既兴奋又好奇。“小池塘里有什么?池塘是不是生态系统呢?”在潘小玲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湿地的特点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还有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的故事以及园内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

“这里以长江水体、江心洲、洪泛平原湿地和洲内湖泊、河流、森林沼泽、草本沼泽等组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长江中下游湿地区域、乃至全国都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名副其实的‘江中绿宝石’。”课堂上,同学们全身心感受着公园湿地景观的独特魅力。洲岛上可以眺望长江,领略大江的磅礴气势,感受江风拂面和潮起潮落。近观水草依依,林木演替,芦荻摇曳,群鸟嬉戏,感受湿地的生动景象。

眼前的景色让阔别故土多年的孙俊也心潮澎湃,作为新济洲岛曾经的岛民,孙俊把这份对故土的感情,写成了《滨江之恋》一书。课堂上,他为同学们还原了那个记忆中的新济洲。从儿时的鱼虾丰美、靠江吃饭;再到后来生态破坏,洪水频发,孙俊用生态移民的亲身经历讲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人退鱼鸟进”,如今的新济洲用它绿色蝶变的故事,在同学们心里种下了绿色的种子。

保护长江共成长,争做绿色低碳少年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气概……”在同学们《长江之歌》的歌声里,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的故事也在课堂上一一呈现。

2019年6月5日,江苏省沿江8市启动了“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活动,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们将连续十二年通过采集记录长江沿岸的空气、水、土壤样本,观测生物多样性等,记录长江生态变化,让青少年与长江共同成长。

“我希望可以把长江大保护的理念践行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做一个绿色低碳的新时代少年。”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六年级学生曾靖雅骄傲地说。现场,同学们积极分享着参与长江大保护的课题成果。有的同学参加班级的雏鹰假日小队,调查长江岸线垃圾的种类及由来,带领同学们和家人捡拾长江的垃圾,向市民和游人宣传长江大保护的意义。有的同学去往长江的入海口,调查了解长江入海口的生物多样性。现场,即将毕业的六年级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们,为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赠送了采样的“江豚瓶”,也象征着长江大保护精神的传递。这一幕这让长江汇集团党支部书记、副总裁王康明非常感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从娃娃抓起,一代接着一代干。”

精准治污铁腕硬同学们直呼“太酷啦”

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变化,是南京践行长江大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的缩影。水清、岸绿、景美,得益于南京近年来的铁腕治污。“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长江船舶来往不断,长江船舶污染如何治理?一座水上绿色服务区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在这里行走一圈有1.2公里,长度相当于2艘航空母舰哦。”王康明的介绍让大家纷纷惊呼“太酷啦!”这座“水中之城”在甲板上设置污染物接收装置,为过往船舶提供污染物免费接收服务,以往“一江春水向东流,垃圾污染到下游”的情况得到很大改变,服务区通过引入“云监管”,在船舶移交污染物后,一一记录在案,实现船舶污染信息化闭环管理。更值得高兴的是2023年3月1日,江苏等地颁布《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船舶污染防治有法可依。

“说到保护长江的法律,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支队副支队长李红卫提问学生。“长江保护法!”同学们异口同声。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退捕上岸,万里长江得以修生养息,长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为了守好这一江碧水,南京的生态环保铁军们寻污治污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江边的各个角落。

“坚决不允许向长江倾倒垃圾或排放污染物,向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宣战。”李红卫的这句话更像一句誓言,让同学们听到了环保人的担当与使命。

现场,李红卫还带来了多种高科技装备。“大气质量检测无人机、气体泄露红外热像仪、VOCs检测仪、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这些仪器一摆出来,就让同学们倍感好奇,同学们把仪器团团围住,问题也一个接一个。“气体泄露红外热像仪长得像摄像机,这有什么用?”“这个无人机和我家里用的有什么区别?”李红卫为同学们一一解答,这些高科技装备充实到环境执法实践中,让环境执法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执法效能大幅提升,为精准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长江新济洲生物多样性展示馆内,同学们跟随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的脚步,了解南京的生物多样性和长江里的动植物。一上午的时间,同学们穿梭在林间和水边,领略别具一格的湿地风貌;看水鸟翔翔天际,探知洲滩湿地与众不同的水陆景观、水文变化和生物栖息。这节“生态文明第一课”不仅仅是一堂生动的公开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体验堂。“期待新学期有更多的孩子们走进自然,感悟自然,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来,成为美丽南京的建设者。”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健表示,“未来,我们将开展多样的生态向学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课堂。”


编辑  祖智慧

[责任编辑:茆同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