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黄振国)8月18日,2023年贵州刺梨嘉年华暨山王果金果果节在贵州省贵定县沿山现代农林科技产业园举行,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黔南州林业局、贵定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刺梨经销商等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当天,随着舞蹈《山王果刺梨飘香,舞动金秋庆丰收》翩翩起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山王果集团董事长黄训才致欢迎辞
“山王果14年来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沉下来”,二是“走出去”,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真实的坚持,坚持无添加、坚持生态有机,才有今天丰收的盛景,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山王果集团董事长黄训才说,“2022年,企业刺梨产品销售额突破了2亿元。刺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刺梨产业的参与者和辛苦付出的劳动者。”企业将继续担当起社会责任,预付所有高质、优秀合作社果农款,以确定今年刺梨鲜果的保底收购价,确保今年刺梨鲜果应收尽收。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食品工业处处长张凤讲话
张凤指出,作为贵州刺梨产业化发展阵地的主力军——山王果公司,深耕刺梨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做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追求行业领先、龙头企业引领。
一是积极践行贵州刺梨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带头实施刺梨鲜果保底收购价、预付果农款,坚持“订单农业”,为加工带动提升供给质量。2023年,山王果订单协议收购鲜果量达5000吨,鲜果收购均价6元/公斤,最高价达8元/公斤,惠及周边12个县(市),上百个行政村镇,强化了促农增收、促产增效,稳固刺梨产业联农带农强农富农的覆盖面,让小小刺梨逐渐成为当地人的“致富金果”。二是牢记让贵州刺梨家喻户晓使命,大力推广“贵州刺梨”公共品牌。2020年获首批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授权,2021年被评为贵州刺梨“十佳企业”,隐龙小分子活性刺梨原汁被评为“十佳拳头产品”。2023年,山王果主办的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已完成八站,让贵州刺梨足迹遍步上海、大湾区、重庆等时尚消费城市,通过现场宣讲、网络传播形式精准覆盖20万刺梨产品用户。同时通过百度品牌专区、高铁广告、地铁广告、机场广告以及信息流自媒体广告宣传推广“贵州刺梨”。三是专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努力引领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深度研究刺梨酵活原液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和防治,持续开展贵州刺梨产品创新和品类激活,提高品牌附加值。实施数字化转型、搭建5G智慧工厂,高频磁力线杀菌矩阵,智能低温充氮存储系统,进一步提高刺梨汁品质,先后被评为贵州省智慧工厂、绿色工厂,获得“专精特新”认证,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刺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凤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夯实刺梨产业基础,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不断提升贵州刺梨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大山、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贵定县委副书记、县长曹礼鹏
曹礼鹏表示,今后,将按照中央、省、州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毫不动摇地支持好、服务好实体经济企业发展,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与企业携手奋力绘就“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定新画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展现贵定新作为。
山王果集团总裁余悦宁做重要战略发布
活动中,回顾了2023年山王果大事件并发布本年度收果季战略,还现场为3位果农颁发卓越贡献奖及10000元奖金、2位果农颁发品质守护奖及20000元奖金,授予32位经销商为贵州刺梨推广大使等。
活动分别为5位果农颁发卓越贡献奖和品质守护奖以及奖金。
活动期间,还为贵州刺梨摄影大赛荣誉获得者进行了颁奖、启动了2023“山王果”杯百万直播大赛暨贵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贵州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单位进行了揭牌。
2023“山王果”杯百万直播大赛暨贵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
近年来,山王果集团公司坚持“无添加、双有机”为核心,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以传统种植先进工艺、绿色健康为理念,走出一条集“种植、赏花、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刺梨发展路子。
游客身穿民族服饰在刺梨种植基地体验丰收的喜悦
贵定县通过品种改良、科技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举措,刺梨产业成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成功走出一条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形成以刺梨果汁、果脯、果酒等为代表的一批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刺梨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截至目前,贵定县刺梨种植面积18万亩,覆盖8个镇(街)89个行政村21870户,规模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6个,500亩以上40个,SC认证刺梨加工企业8家、加工作坊60家。2022年加工刺梨鲜果3.6万吨、产值2.16亿元,刺梨产业链综合产值8.9亿元。
游客体验刺梨鲜果采摘乐趣
目前,贵州全省种植面积达210万亩,鲜果年产量达30万吨,刺梨加工产值48亿元,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不仅将小刺梨发展成“大产业”,同时也让“黄金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