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一城文明风 处处幸福景 ——若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2023-07-07 09:21:28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若羌县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久久为功,内悟外化。盘点创建文明城市得意之笔,竟是一副百年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历经风霜雪雨,初心不改,若羌县创出一个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生态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

红枣兴城——枣城交相辉映,共绘和谐盛景

若羌河上的两艘训练中的龙舟奋力前行,齐头并进

615,若羌河上龙舟竞发,浪花飞溅。

“加油,挥桨有力还要整齐!”

岸上,加油声、呐喊声和着鼓声,一片欢腾!

这是若羌县为举办第一届端午龙舟赛,正在训练的一个场景。若羌镇党委副书记王化江在现场指挥着紧张有序的训练。

曾经,这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城市,连喝的水都难以保障,怎能想到今天也能在一川碧水中划龙舟?

奇迹,缘于该县一年接续一年创建文明城市的历程。

若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副主任王永红、县农业农村局红枣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吾麦尔·尼亚孜、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治办主任刘屹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秘”,该县从种红枣开始,就咬定打造若羌红枣品牌、创文明城市这两大目标。

20年前,该县在战风沙中,首创“井”字造城法种红枣。先整理出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田块,外围开沟渠引水,种胡杨、青杨等生态防风林,里面再种植红枣树。一片片“井”字形红枣林种了下来,连起来就是偌大的绿色之城,人与红枣林共成长。


新疆果业若羌果叔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间,工人们正在复选优质红枣。

20年过去了,全县红枣种植面积23.38亩,绿进沙退,种成了一片绿洲,气候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风沙天气从每200天减少到现在的不100;沙尘暴也变成了浮尘天气。

城在枣树林中,枣树在城中,一幅枣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若羌河、米兰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得到有效治理,四河碧水汇入台特玛湖,与交汇于此的车尔臣河、塔里木河“握手”。

放大版的台特玛湖将是碧波万顷的罗布泊。

若羌人相信,这幅画卷也会变成现实。

蓝图兴城——二十年绘就蓝图的变与不变

多功能洒水车正在洒水降温

616,若羌县出现高温天气。

一台全自动多功能洒水车闻热而动,为城市降温。洒水车驶过之处,热浪压了下去,空气里游荡着丝丝凉意。

这种常见的场景,曾经却是梦想。

该县有句民谚流传了很长时间: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全县听,一个馕饼滚出城……

若羌人立志要改变这个现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起规划!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刘智育、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马铸,用思路、规划和事实说话,讲述了该县20多年接续创建文明城市中,规划的变与不变。

规划指导行动,奋斗成就梦想。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大到广袤的沙漠,小到村镇风貌,都进行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

规划在付诸实施中,实现了城乡五个一体化,这就是城乡道路、电网、供排水、采暖和垃圾清运一体化。

该县还创造性地引入资本运作,赋予更高水平的环境卫生治理现代化,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授予启迪城服若羌玉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发挥企业在资金、建设、营运、管理等方面优势,率先在全疆实现了城乡环境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一体化。

规划服务于创建文明城市,不变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初心,变的是以党的创新理论赋予规划与时俱进。

如今,该县对标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铁路、公路、机场交会的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接续规划,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城——富民强县产业一年接着一年干

 产业兴城,产城互利。

614,新疆能源无孔纳米微晶板材项目建设工地,钢结构的厂房拔地而起。该项目负责人张海波介绍,项目分二期建设,建成

正在建设中的新疆能源无孔纳米微晶板材项目工地,钢结构的厂房已拔地而起

后可年产纳米微晶环保板300万平方米,沿着“一带一路”销售,经济效益可观、更可期。

这是若羌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一个缩影。

若羌新城管委会综合办主任屈兴茂,新疆果业若羌果叔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叔农业)总经理、新疆丝路羌鸿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路羌鸿)董事长杨涛,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罗钾)党群中心干事袁振江,分别讲述了转化红枣资源、新能源资源、新材料资源的三条优势、优质产业链中,产业兴城的故事。

三条产业兴城之链还在续写新辉煌。以产兴城,以城涵养产业。

产业的命门在资源、市场和销售渠道上。

2022年初,果叔农业以优质红枣资源,与江苏一家有枣泥市场和销售渠道的企业合作,成立了丝路羌鸿,引入了一条年2000枣泥的生产线,提高红枣优质资源转化的附加值。

该县新城,正在聚集转化新能源、新材料优势资源的产业集群,目前已入驻14家企业。其中,规上企2,新建项目投资上亿5家。

产业兴旺,引来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若羌县建设并完善从吃住医学养到休闲、文创的基础设施,为涵养产业提供了保障。而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国投罗钾,钾盐产量、品质在提升,新产品开发与生活保障能力也一起提高,生活功能日益完善,成为罗布泊中的一颗明珠。

产城互兴,若羌县一年接着一年干,也一年比一年兴旺。

素质兴城——德法互映报以华丽转身

“爸,今晚想吃点啥?”

该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村民王招弟,也是第七届自治州道德模范。615日傍晚,忙完了一天农活的她,还坚持给公公和小叔子做每天不重样的饭。

忙了一天的王招弟回到家,又给公公换上了身干净的衣裳。

十几年前,她的丈夫不幸去世。她一人担起赡养公婆、照顾残疾小叔子、抚养一双儿女的任务,也感动了一座城。

这是若羌县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高全民素质的典型。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若羌有“秘诀”。

这个“秘诀”就是,将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贯彻到提高全民素质全过程,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中;落实到文明新风进万家、六大习惯要养成中;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道德大讲堂,身边的人讲身边的模范教育身边的人;纳入到积分管理中。

全民素质提升,可见、可感、可触摸。

健康饮食、文明着装、讲究卫生、明礼诚信、遵规守法、崇尚科学……分门别类,从细节上落实,用细节来检验,如花在春、如糖在水,效果有形有感有效。

还是在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玉素甫·阿西木夫妇互敬互爱,用心赡养双亲,为一双儿女作表率,是该镇的文明家庭示范户、美丽庭院典型、妇女微家……

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他们的儿子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女儿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夫妇俩用文明家庭、文明新风护佑下一代迈出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故事,在若羌县还有很多。

何以若羌,因为文明!

文旅兴城——文旅互彰擦亮崭新若羌新名片

以文兴旅,以旅彰文。

最近,一个故事在若羌、在互联网上火了。故事中的男主角叫陈佳,来自广东梅州,驾房车周游全国,靠直播和到酒吧、夜市唱歌为生;女主角叫郑思源,老家在湖南湘西,与朋友在喀什市开了一间咖啡屋,常驾重型摩托车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今年,夏花灿烂的季节,他们在若羌相遇,一见钟情。他俩的故事火了,也带火了若羌。

来自广东梅州的陈佳(左)、来自湖南湘西的郑思源在若羌相遇,一见钟情。

这是若羌县融情、细心、周到服务游客的结果,游客想到的,若羌县想到了,游客没有想到的也想到了。可以免费停车、用水、如厕,志愿提供生活服务……游客因感动又成为推介若羌的志愿者,陈佳、郑思源就是其中的出镜者。

文化下乡、百日文化广场,以及夜市的烟火气,都成为若羌县推介文旅、农旅和商旅形象的平台。

众多直播带货、网红主播也在推介若羌特色,为若羌县代言。

吾塔木乡的网红主播麦合丽娅·阿尤甫,在直播中推销当地的原枣、冻干枣、枣花蜜、红枣酱,赢得了十几万粉丝,其中不少人成了到若羌县来看一看的游客。

看似无意却有意,为有源头活水来。

推介若羌,还有一个“秘诀”是整合从国家、省区市到地州的主流媒体资源,在报道若羌县中推介若羌。

527,新华社记者应邀到若羌县,进行格库铁路专题报道,新闻里若羌随着文字、视频和电波,也一齐飞向国内外。

瀚海曾经无鸟飞,如今水碧鲤鱼肥。

黄沙又起忆丝路,驼队似船尘满衣。

罗汩梦中垂柳唤,楼兰故地盼湖归。

龙舟今日浪头立,回报昆仑雪润霏。

何以若羌,因为有诗有画,有奋斗者最美丽的青春,这首《七律·瀚海龙舟飞》用生动的画面,展示了魅力若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若羌县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展开的画卷会更加生动。

>>短评

若羌把创城 写在人民心中

若羌县因何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更能感动人?是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初心也是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若羌县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写在纸上已有9年时间;写在大地上有20多年时间;而写在人心中,可追溯70年前。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若羌在领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因地制宜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转化当地优势特色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难能可贵的是,抱定这个初心、咬定这个目标,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

难能可贵的还有,若羌县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中,引入资本运作,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更加有效益、更加有质量地实现这个目标。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形式有很多种,也还需要不断地探索,若羌县选择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形式。

这种形式更能凝聚人心,更能万众一心。

 (通讯员: 邹焰忠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