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湖南-中国改革报看湖南,湖南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有产业 能就业 稳增收——湖南汝城县暖水镇白泥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见闻

2023-06-08 15:20:28 来源:改革网 

本网讯 沿着106国道一直向北而行,在湖南汝城县与桂东县交界处,在山与山相连的村庄旁边,突兀着一处显眼的地标性建筑,既是乡村又不像乡村,看似城镇又不是城镇。有楼房、有广场、有集市、有办公场所、有车间。这里就是汝城县暖水镇白泥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白泥坳安置点,地处106国道旁边的白泥坳村,采取依托中心村安置方式,安置搬迁群众57户228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白泥坳行政村共享。四栋米色的安置住房分两排依山而建,在太阳底下闪射着耀眼的光芒,袭来一阵淡淡的温暖。

入口处那栋乳白色的三层楼房,是新建的白泥坳村级服务中心。据白泥坳村后盾单位汝城县审计局负责人说,在搬迁群众搬迁入住之后,为了给搬迁群众优质的公共服务,在实施村级服务平台建设之际,把白泥坳村级服务中心建在了安置点入口的空地上。白泥坳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卫生室、村级“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集中安置点管理委员会等“一揽子”公共服务,一应俱全。

服务中心一楼,是村级“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办事厅。张贴在正面墙壁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醒目标志,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表达了村级服务中心的办事理念。在办事厅里前台外边的长椅上,坐着四五个等候办事和已经办好了事情的搬迁群众,他们喋喋不休地拉起了家常,他们的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好像是在称赞办事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前台里面,四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分别在各自的电脑桌上忙碌着,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敲击着电脑键盘,如同敲击着一架电子钢琴,美妙的音乐从他们的手指间滑出,挤满办事大厅的每一个角落,如一股暖流温暖着前来办事村民的心窝。七十四岁的搬迁群众范益章老人满怀激动地说道:“自从住进了安置点,办事实在太方便。打个证明、盖个公章、办个证件,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

偌大的广场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广场旁边,矗立着一座高大宽广的钢棚,钢棚周围是用水泥垒砌的摊板,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一定就是白泥坳农贸市场。汝城县暖水镇白泥坳村是汝城县的一个偏远行政村,为方便汝城县与桂东县双边群众的农产品交易,一直以来在白泥坳村就设有一个边贸集市。暖水镇政府为推动搬迁群众的产业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搬迁群众搬迁入住之后,把边贸市场搬到了安置点里面,把原来小规模的传统地摊式马路市场,建成了一个大气派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农贸市场。 架设钢架大棚近一千平方米,设摊位七十个,划分肉类、蔬果、农副产品和服装四大区块,设有自产自销区域八百多平方米。部分安置户在市场里申请了摊位,出售自产的水果、蔬菜,彻底告别了过去走几公里山路挑货赶集的艰辛。

今天刚好是赶集的日子,集市上早已是人头攒动,一片熙熙攘攘。叫卖声、欢笑声、鸡鸭鹅的啼鸣声,起起伏伏,奏响了一场幸福新春交响曲。回响在安置点的上空,弥漫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经久不散。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搬迁群众的就业是关键。为保障搬迁群众的长远发展,安置点建设之初,就设计建设了一楼架空层,用来引进就业车间。据白泥坳村原驻村工作队长朱国清介绍,为充分发挥架空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白泥坳村帮扶后盾单位汝城县审计局,在2019年投入资金三十万元,对安置点的架空层进行改造、装修,先后引进湖南绿百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金米莉鞋业鞋面加工厂、诚盛电子加工厂等就业车间,为搬迁群众及周边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走入金米莉鞋业鞋面加工场,二十多台电车呈一字形排在车间中央,两旁是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女工,她们手忙脚乱,有的在穿针、有的在引线、有的在把电车踩动,“滴滴答答”的声音,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声奏响。住在安置点二栋一单元502房的搬迁户葛长文妻子喜滋滋地说:“现在打工就在住房楼下,从家里去上班眨眼就到了,天晴晒不到,下雨淋不到,既可以在家照顾家人,还可以每月挣到二千多元的工资。这样的日子,之前是连做梦都未曾有过。”疫情期间引进的湖南绿百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改成了一间电子厂,曾生产过一段时间数据线和小喇叭,现在又研发了一个耳机新产品,马上进入批量生产。不久之后,在白泥坳安置点就业车间务工人员将陆续增加。安置点就业车间的引进,对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促进搬迁劳动力稳岗就业、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有着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奇妙效果。

紧挨着电子厂的是白泥坳村友邻互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民活动中心。入门第一间屋子是活动室,墙角上摆放着架子鼓、电子琴、话筒、音响、篮球、排球、兵乒球拍、羽毛球拍等文体器材,静静地凝视着这些器材,仿佛在欣赏搬迁群众表演的一场文体盛宴。再往里走是一间图书阅览室,紧挨墙壁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迎面送来一阵扑鼻的书香。书案两旁的凳子上,几个中年汉子分别捧着《西瓜栽培技术》《蜜蜂养殖技术》《辣椒栽培技术》《金银花栽培技术》等农业科技书籍,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是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中那一股股清冽的甘泉,正在滋润着他们渴望科学技术的干涸心田。希望之花,正在搬迁群众心中悄悄绽放。

见有人进来,他们微笑着点头示意打了打招呼,又钻进了书中。再往里走,是一间棋牌室,象棋、骨牌、扑克、麻将,一应俱全,有两个老汉正在对弈搏杀,他们时而举棋不定,时而一筹莫展,时而笑而不语,时而冲锋陷阵……至杀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最里面一间是休息室,墙边的两排长椅和短凳上,坐着七八个村民,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他们在谈论着家长里短,谈论着天气和庄稼,谈论着艰辛的过去、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推进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增加搬迁群众收入,通过政府引导,成立了以搬迁群众为主体的种养合作社。据合作社负责人康小兵介绍,合作社现已种植金银花一百四十亩,计划今冬明春再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一百六十亩,争取达到三百亩。此刻,仿佛看到了来年秋天那漫山遍野盛开的金银花开,闻到了从金银花中散发出来的那阵阵扑鼻的醉人芳香,看到了白泥坳安置点农业产业发展的希望。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安置点后续扶持,推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和产业发展,确保“稳得住、有事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现。2023年,计划实施汝城县暖水镇白泥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安置点种养合作社产业基地产业道路建设、灌溉管道架设、安置点农贸市场扩建、安置地广场提质、安置点引水工程提质改造、安置点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配套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搬迁群众劳务收入、增加公益岗位数量、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拓宽农产品销售空间,对搬迁群众的长远稳定发展,无疑是锦上添花。

白泥坳安置点,一个集安置住房、村级服务中心、就业扶持车间、农贸市场、村民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于一体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置身于此,犹如置身于一座幸福的乐园。(李昱为 朱爽生)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