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循环农业造就经济强村 ——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

2023-06-02 10:09:59 来源:改革网 

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位于太仓市区以北,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400亩,全村农户768户,在册人口2714人,下辖42个村民组。多年来,东林村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成金山银山。2022年,村级总资产3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万元。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国家级农民合作社、国家生态农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等荣誉。

把准方向、突出关键,循环农业走深走实。村党委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江苏省农科院、苏州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帮助下,东林村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并运营合作农场2200亩,构建了种植废弃物(秸秆)→养殖生产资料(饲料)→畜产品(肉羊)→养殖废弃物(羊粪)→种植生产资料(有机肥)→农产品(稻米)→种植废弃物(秸秆)的农牧循环产业链,形成了“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四轮驱动的现代农牧循环模式。通过秸秆增值利用型现代农牧循环模式的建立,以东林村为核心的现代水稻产业园区,实现稻麦秸秆全量增值利用。2022年,东林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50%以上和4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东北黑土”的标准;农田汇水区水质常年优于IV类水,循环农业经济效益达1800万元,实现了农产品品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良、农业效益增收的共赢效果,2022年,“东林路径”入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22年)》。

优化结构、力促升级,产业融合有条有理。农业虽然蒸蒸日上,但东林村并不止步于此。东林村依托农业生态资源与农耕文化,大力开展农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改造,基于园区内优美的田园风貌,在不减少基本耕地和努力建设2200亩吨粮田的基础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嵌入5.38公里田园游道、春夏秋冬四个驿站、120亩的采摘果园,建成味稻公园,5.3公里的轨道小火车游览线,形成了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的休闲农业产业链。依托东林循环农业特色,实现日产200吨的芽苗菜项目建设;打造“云山米都”稻米文化标杆,深化年供应3000吨的功能大米产品开发;探索1.2公里的水系治理和6000m2水下森林建设,让稻田喝上“矿泉水”;建有以循环农业展示厅等为现场教育基地的培训中心,承担“太仓市乡村振兴实践学院”的运营和培训任务,2021年10月份与浦东干部学院合作,接待80余名中西部地区县委书记,开展乡村振兴课题实践,2022年累计培训活动达100多场,累计接待参观批次240余次,参观人数2.1万余人,“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理念一步步走向现实。

发展共享,提升服务,共同富裕见行见效。发展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东林村通过实施“四个一”惠民工程,即为每一个村民“提供一张社保卡,一个就业岗位,一份股份分红,一份资产租赁收入”,2022年达到退休年龄的东林村民人均月退休金约为2000元,70周岁以下再就业农民月工资4000元左右,户均年股金分红1000元左右。此外,村党委成立睦邻基金发放村民福利,包括130斤富硒大米、300元蔬菜补助、360元十不规范考核奖励、200元家财险、大病补助等10项福利,力争让村民进一步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为进一步照顾东林村老年人口,村党委在小区旁建设了家门口的养老院——晚晴睦邻服务中心,建筑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内设食堂及棋牌室、保健康复室、理发室等,为东林村老年人提供多种暖心服务,针对高龄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上门送餐,上门量血压等,为东林村老年人提供多种暖心服务。

未来,东林村将在既有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基础上,增加产业驱动,开发更加具有韧性的产业链,且形成由点到面的示范性与带动性,带动一片村域发展。努力在“米、羊、牛”三件宝上做文章:一是米,该项目将在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相关专家团队支持下,依托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双一流学科优势,优化生产工艺,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动农副产品循环再利用,在未来食品原料储备等关键领域形成合作,将更多的科研成果应用在产业,让更多的科研文章写在大地上。二是羊,在养殖一万头,屠宰十五万头的基础上,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在红烧羊肉、白切羊肉、羊血羊杂汤上作文章,力争销售、效益双丰收。三是牛,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指导下,力争把中国的秦川红牛养成中国的雪花牛肉。

[责任编辑:茆同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