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讯 去年以来,贵港市通过“五强促五廉”措施,全方位推动清廉社区建设,形成有效推进清廉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不断提高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强化政治引领,注重教育引廉
从加强政治建设的高度,高位推进清廉社区建设,研究制定《贵港市清廉社区建设标准》,细化为5项20条具体措施,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式推进,为统一高效推进全市清廉社区建设奠定基础、规范操作指南。持续加强思想建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学习的第一课程,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纪录片等方式,强化对社区党员干部的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引导社区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29名党员厅级领导挂点联系城市社区,示范带动1100多名县(市、区)、镇(街道)处级科级干部挂点联系城市社区和居民小区(网格)。推动全市800多个各类社会组织,7.3万多名志愿者、热心群众、义工等投身清廉社区建设,全市93个城市社区、700多个社区组织已全部列出承诺事项,解决推进清廉社区建设中的各类问题1300多个,筑牢了清廉的思想根基。
强化居务建设,阳光监督促廉
按标准要求落实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党员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建立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确保社区服务群众有经费、有抓手、有能力。大力推动新开发住宅小区按要求无偿配套落实社区党组织和小区“红色一家”活动场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为推进清廉社区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全面落实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在原有的社区事务权力清单基础上,探索完善社区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社区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扎实推动社区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进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强化社区事务公开监督,充分利用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和微信等载体,动态更新社区事务,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推动社区干部廉洁履职。比如,桂平市通过制定“三类十项十三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厘清职责权限,规范社区小微权力事项办理程序,进一步规范了社区权力运行。
强化队伍建设,引领干部践廉
结合开展乡村领导班子换届“回头看”工作,对换届以来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及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判,5个县(市、区)122名县级班子领导带队开展换届“回头看”,回访调研城市社区93个,与社区党员干部群众谈话5324人次,排查调整不合格不胜任不尽职社区干部26人,整改问题374个。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城市社区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4人以上,去年新招聘60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员,有效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全面建立专职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落实“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管理,按照规定落实报酬待遇,目前社区“一肩挑”干部每月报酬待遇达5000多元。深入开展“头雁提升”“先锋培育”等行动,加强对社区干部尤其是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规范提升社区“两委”干部综合能力。
强化清风引领,厚植文化带廉
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开展“学习身边榜样”“党课开讲啦”“打卡红色基地”等活动,扎实推进“红湾”阅读体验区建设,引导群众共话廉洁,养成廉洁的好习惯。结合社区实际,打造一批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墙、设立廉政文化书屋,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清廉社区先锋大讲堂”“清廉社区先锋大比武”等活动600多次,营造“崇廉敬廉”的廉政文化氛围,教育引导社区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廉石社区,就充分利用东吴时期陆绩“廉石压仓” 的典故,通过“党课开讲啦”讲“廉石”故事,开展清廉家风宣讲活动,弘扬清廉文化,让清廉文化深入人心。
强化社区服务,提升治理融廉
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工作,持续推动“社区万能章”治理、清理不规范合同专项行动,共排查整顿问题337项。将清廉社区建设与“党建联盟”“先锋集结号”“红色一家”“邻里党建”等一批贵港党建的特色品牌融合推进,搭建街道社区、机关单位、行业协会各方对话交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党建联盟微社区”互动平台130多个,组建“微党建”“微监督”“微服务”等工作模块,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出台《贵港市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红格善治工程”实施意见》,强化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把8月份作为“红格善治工程”落实月,抓细抓实网格化管理。目前全市划分综合网格、专属网格和大、中、小、微网格的“两类四级”网格3.6万多个,研究出台公职人员下沉网格暂行办法,推动3.8万多名公职人员到城市居住地网格报到,市县两级落实网格管理专项经费8400多万元,落实专职网格员工作津贴、小微网格长通勤通信补助经费、小网格日常办公经费、网格治理奖励经费,配备小网格巡逻电动车,强力推动了网格管理,初步构建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管理体系。去年以来,通过网格管理上报并处理疫情排查、防汛救灾、溺水救援等紧急事件3.2万多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1万多件。(刘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