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协同创新开新局 八市齐力写新篇

2023-05-09 16:14:58 来源:本网专稿 

——成都平原经济区创新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纪实


中国发展改革报记者 王进 何广丙 王泽勇

5月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五区共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成都平原经济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八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作为四川省委“五区共兴”战略的经济发展排头兵,成都平原经济区无论产业基础、经济发展、创新能力、开放程度等,均堪称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耀眼明珠”。“八市”将从哪些方面抱团发力,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开启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新征程,备受瞩目。

近年来,在四川省委“一盘棋”战略指引下,各市(州)把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五大经济区活力迸发,竞相绽放新动能。成都经济区以规划为引领,共同编制完成经济区、都市圈国土空间布局规划,有效衔接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实施,都市圈“1+1+N”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为推动四川“全域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迈出了铿锵步伐。

协同创新 成都市强化省会城市担当

据悉,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四川五大经济区之一,幅员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700万人,是全省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成都平原经济区在经济区‘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引领下,规划战略协同不断深化、设施互联互通提速加力、区域产业集群加快壮大、生态共保共治持续推进、服共建共享成效明显。”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志华说,成都市强化省会城市担当和都市圈建设辐射带动效应,与省内各兄弟市(州)全面签署、共同抓好合作协议落地落实,持续提升合作实效,推动构建全省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在设施互联互通提速加力方面,该市域铁路S3S5S11线加快建设,成都铁路枢纽环线开通公交化运营,成都至经济区城际通勤班列增至356对,平均发车间隔缩短至22分钟。都市圈“3绕20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成17条、通车里程超2100公里。成绵、成乐高速扩容加快建设,天邛高速全面攻坚,成雅快速通道一期、蒲名快速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经济区高快速路网不断织密。

在区域产业集群加快壮大方面,高能级产业空间载体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三区三带”累计实施923个重大项目,1490家企业开展跨市域产业协作。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合绵阳、遂宁等市成功申报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成眉乐晶硅光伏、成雅大数据、成遂电子元器件产业协作配套、一体化格局初见成效。

在生态共保共治持续推进方面,成都都市圈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质量联合会商、执法联动持续推进,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协同监测、水污染防治联动深入实施。沱江生态廊道、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在公服共建共享成效明显方面,成都优质网教资源等延伸覆盖经济区各市,牵头组建成德眉资雅乐阿职教联盟。推动异地门诊医疗联网结算,成都都市圈25家三甲医院实现99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66项高频事项实现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失业保险在经济区无障碍转移接续,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试点由都市圈向绵阳市拓展。

此外,成都市突出南向开放,深化与川南经济区合作,合作加密开行南向班列,启动建设长江上游成宜国际物流园等合作项目;突出特色产业协作,深化与川东北经济区合作,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有序推进,15家成都轻纺服装企业和33家智能家居企业转移进驻广安西部轻工城;突出绿色低碳产业协作和战略性资源开发,深化与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合作,探索“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合作模式,首批14个绿色低碳产业合作项目签署合作协议。为四川省进“全域一体”战略,夯实了发展基石。

全域联动 激发区域发展澎湃动能

据了解,根据规划,成都平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活跃增长极、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内陆改革开放示范区、大都市宜居生活典范区。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产业等优势,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

“德阳市锚定‘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将‘同城融圈’作为全市五大战略之首,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德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智波表示,当前,德阳在交通体系成环成网、产业协作强链补链、公共服务同城共享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不光建成了“6高7快4轨”综合交通体系,启动建设“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还建成了多个教育联盟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作为八市中的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6.9亿元、同比增长5%,位列全国百强城市第86位,同比上升6位。

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朝阳指出,绵阳正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产业强市战略、开放活市战略、人才兴市战略、生态美市战略,未来将更好地服务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人才强省、美丽四川的建设。

遂宁则围绕“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的定位进行发展。根据遂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江彬介绍,在交通发展方面,遂宁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渝中部双向联动;在锂电发展方面,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快建设遂心康宁的宜居宜业城市;在合作联动方面,与成都合力构建成遂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与绵阳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与宜宾共同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等。

抱团发力 跑出“五区共兴”加速度

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的成员,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四市”更是发力国省战略,找准发展定位,坚定扛起区域发展责任担当,为跑出“五区共兴”加速度贡献“智慧力量”。

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迎春介绍,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乐山落实落细规划纲要。当前,乐山机场等一批“双城经济圈”项目正加快推进。同时,乐山努力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做强做大晶硅光伏产业此外,乐山奋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升文旅产业品质。在脱贫攻坚方面,巩固小凉山彝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省委“五区共兴”战略部署下,雅安锚定“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总定位,着力在交通互联、产业配套、平台建设等方面主动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雅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黎明表示,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是“五区共兴”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雅安“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的重大使命,雅安的文旅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雅安市将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作为雅安现代化的引领,以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世界标准推动建设,为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乃至全省文旅产业共兴提供重要支撑。

眉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剑用“交通引领、制造强市、优化服务”三个关键词描述了眉山的发展现状。其一,眉山着力构建铁公空水综合交通联运体系,全力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其二,着力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全力服务成都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其三,着力推动教体文卫均衡发展,全力服务公共服务优质生活圈建设。

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东围绕着“四个加快”介绍了资阳在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最新情况。第一,加快打造四个平台,支撑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成都资阳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以及“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和“成资协同开放走廊”这四个重大平台。第二,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带动一体化发展,资阳线将于明年通车。第三,加快深化产业协作,提升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发展战略。第四,加快拓展公共服务,共享一体化的发展,深入实施同城生活便捷行动。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