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
清代文人汪文柏曾在《陶器行赠陈鸣远》诗中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古称阳羡,荆溪,晋代就已流传家喻户晓的周处斩蛟的故事。
而紫砂矿发源地黄龙山则属于天目山余脉,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美称,其中尤以紫砂壶最富盛名。宜兴紫砂自问世以来,其素面素心温润如玉的朴雅气质以及优雅的宜茶功能,一直备受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正如《阳羡砂壶图考》云:“文人胜事,偶尔寄兴,旁及壶艺,代有其人”。他们不但品茗玩壶,还参与设计壶形,题写壶身铭文,书画篆刻,题名可记事,寓意,言志,寄情,以致“字随壶传,壶随字贵”充满文人雅趣。自明代就有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清代陈维崧,吴梅鼎,陈曼生书画陶艺佳作流芳百世,如此深厚的文脉也为紫砂文化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土壤。
“斜风细雨入冬寒,知己相逢把杯干。南柯一梦方初醒,人间有味是清欢。”壶是茶的知己,更是茶人的知音,当你用一颗心试着解读它,一把壶从此就有了生命。坐看云起云涌,宠辱不惊,闲来煮茶论道,胸中自有宇宙洪荒,好茶配好壶俨然成就一对惜惜相依的知己。
清泉烟火白云间,坐饮茶香爱南山。在工作之余,最惬意的时光就是和三两知己一起漫步竹林茶园,采一束山上的野花,布一方雅致的茶席,再泡上一壶上好阳羡茶,听泉水叮咚,闻鸟语花香,此刻的我陶醉在一壶浅浅淡淡的茶香之中,早已忘却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倾情和大自然拥抱,与岁月深情,无喜亦无忧!
作者简介:张云霞,字文蔚,号慈云,江苏宜兴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陶艺设计专业。宜兴听砂堂紫砂艺术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人才库会员,宜兴紫砂文化研究会理事、宜兴徐悲鸿画院书法院会员、宜兴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