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深圳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发布了2023“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种)。至此,10期书目完整发布,累计推荐300种适合家庭阅读的经典图书,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推广十年计划圆满收官。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鼓励家庭阅读、共同培育“读书种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2014年初起,深圳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开展“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活动,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适合当今中国家庭阅读与收藏的经典著作。该书目注重人文性、经典性和可读性,计划用10年时间,每年推荐30种经典图书,从而形成一般家庭经典书架的基本容量,打造家庭“够得着的经典”,为家庭阅读提供参考。
从2014至2022年,书目连续发布9期,共推荐270种古今中外经典图书,在指导家庭经典阅读、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根据“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的大数据挖掘显示,书目推荐的多种图书都曾入选当年度“图书馆之城”外借排行榜,截至2022年底,前9期270种书目的累计外借量达141.8万册次,累计借阅人数达124.6万,展现了该推荐活动显著的推荐成效和深圳市民不俗的阅读品味。
今年2月,2022“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由深圳图书馆邀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导师、教授王余光提供初选书目,17位专家召开评审会现场审议,并结合馆员推荐与研究,最终选定了30本年度书目。经过深圳图书馆采购、编目加工、上架所有推荐图书后,于“4·23世界读书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参加本年度评审会的专家有: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焕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陈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三夕,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东莞图书馆原馆长李东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雁,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首席研究馆员刘洪辉,浙江图书馆原馆长、OCLC亚太地区委员会(APRC)执行委员会常委褚树青,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宁波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益波,河北省沧州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宋兆凯,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尹昌龙,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景海峰,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建,深圳文化学者、阅读推广人王绍培,深圳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张岩等。
本年度书目包含《公孙龙子》《香港方物志》《书于竹帛》《中华元典精神》《政治学》《美学》《猎人笔记》《窗边的小豆豆》等30种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围绕书目,深圳图书馆将继续依托《行走南书房》杂志开展经典品读,邀请专家学者就书目所荐图书开展主题讲座,举办书目展、图书展、征文比赛、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为读者创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体验。
历时十年的书目推荐是一种逆袭。在碎片化、数字化、娱乐化时代,逆流而上倡导深入阅读、纸质阅读,构建认知体系的阅读。是一面旗帜,在众声喧哗中亮出图书馆的态度,为大众更高的精神需求提供可靠支持和指导。是一种创新。文献学专家支持,跨界专家评审,年轻馆员参加,关注读者反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是一路坚守,十年深耕,持之以恒地传承传播优秀文化。也是一份希望,有些图书对普通家庭可能比较专深,但只要逐渐涉猎,一定会收益良多。
十年计划圆满收官,深圳图书馆会继续将“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引向深入,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以大气压制浮躁,用优雅驱逐粗俗”,为深圳全民创新创造提供更加持久深远的精神力量。(赵立东通讯员李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