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阳光高照,热风扑面,南京仿佛一下子跨入夏天,穿短袖的人多了起来。
我们一行四人,有洋河酒厂南京事业部和地金网创始人诸君,应邀去南钢参观霸王山纪念馆。
在人们的记忆中,南钢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然而此行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看法,南钢和眼下的盛春一样美不胜收。
过了雄跨长江的大桥,很快就到了花园式工厂南钢,先是参观了智慧中心,尽览南钢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管理之风釆。建厂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产一吨钢,要消耗一吨多标煤,现在只需500公斤标煤,降了一半还多。
此后,直奔主题,参观了霸王山纪念馆。该馆就在智慧中心大楼的斜对面,馆门口的广场上矗立着项羽雕像,材料由钢和铁铸成,难度就在重瞳子部位,钢汁和铁汁很难融合,但南钢人克服了困难,点睛之笔有如神助。基座上镌刻了世界第一战神几个大字。馆名由老厂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初题写,不知何故,落款处写了名字,但没有写日期。馆内讲解员对项羽生平及霸王山的来历进行了详细讲解,把项羽从南京进军北上的路线演绎了一遍,很多历史资料以前没有掌握,今天算是补了课,大开眼界。
没想到南钢人在打造项羽"世界第一战神"上下了大功夫,作为项王故里的一分子,我们对此感激不尽。方知霸王山、古棠邑(今六合)就是项羽的井冈山,八卦州就是他横渡长江、讨伐秦军的跳板。在此盘桓四个月,他招兵买马成立项家军,除了从吴地带来的人马,还从老家下相(今宿迁)招来2000人,组成8000子弟兵。项羽实施精兵策略,专练以一当十之功,长途奔袭的"闪电战"最早就源于项家军。这为后来取得巨鹿之战以及破解刘邦彭城之围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此行,带了洋河南京事业部朋友,所以戏称"洋钢之行"。受江苏省工业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江苏省企业家协会会长、南钢原党委书记、霸王山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陶魄一番生动讲解的启发,产生了酒神+战神+网神的想法,与霸王山文化研究会和南钢的项羽文化研究合作,以南京的阳刚文化诞生地,弘扬项羽的尚武精神,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开展伟大斗争精神的论述,可以多层次多领域的推进南京、宿迁两地的项羽阳刚文化、尚武文化、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的研讨,社会影响将不可限量。
据传,项羽练兵演阵,为增士卒的个人力量,就地取材,打造了成百上千的举石(唐代后称石锁),供士兵锻炼,或抛、或抓、或举,有近百玩法。为传承霸王举石这一文化,籍此,南钢定于本月26日举办第二届霸王举石表演赛。此赛也是今年第二届全国“至今思项羽”年会系列活动霸王山文化艺术节的一部分。
石锁重量从30斤起,到120斤不等,分成若干级别。年龄不限,最高者,男性为82岁,女性表演者为78岁。还邀请省、市级高手参加表演,同台献艺。在此热忱邀请大家前往南钢观赏,洋河也将积极参与,为赛事增光,为弘扬项羽文化添彩。
霸王山原来有26个小山头,现在只剩下一个小山丘,其它都被夷为平地,建作钢厂了。剩下的这个仅有二、三十米之高的小山头,南钢人精心地保护起来,并且成立了项羽化研究会,在邀请史学家多方论证下建立了霸王山纪念馆,与全国其它地方的项羽纪念馆结成了联盟,对宏扬传统文化,丰富了人们对秦末群雄逐鹿的历史遗迹的认识和了解,善莫大焉!
在我看来,南钢人守护的岂止是一座小山,它守的是我们的文脉,是我们的精气神。
毛主席老人家在建国之初就说,我们中华民族要的就是一个气,一个钢。意思是精神上后和物质上的,都要刚,都要充足!那年代中国人气多钢少,现在我们钢多到世界第一,但气呢,不敢说世界第一。这方面,从1958年到现在,南钢人坚持70多了,并且会继续坚持下去,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这不是一座小山,这是一座大山,值得我们每个人牢牢守护啊!
(作者,申斯春,南大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原江苏省委研究室调研员、宿迁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202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