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讯 贵港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和贵港市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全面深化“支部建在科室上”工作,注重强支部、强激励、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医疗业务用房17.2万平方米,12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成为广西首个上线医保移动支付项目的地市;由市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区内排名第一;桂平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成为广西首家县级三甲医院。
突出政治功能,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深化“第一议题”。推进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支委会“第一议题”,实行“每月一学”、支部书记“每月一讲”制度,市中医医院党委制定《医院党支部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筑牢思想根基。二是优化支部设置。开展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支部建在科室上”,建立《党支部决策内设科室重大事项制度》,夯实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全市公立医院所辖党支部从72个增加到166个,共选派59名党建指导员到科室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各科室的全覆盖。三是选优配强“带头人”。推行医院内设机构党组织书记和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实施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022年在学术带头人中发展党员40名,科室主任党员覆盖率达62%;加强政治教育,推动各医院赴百色干部学院、东兰拔群干部学院等红色学院开展党性教育培训130期次,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100%达标。
完善考评机制,激发干事活力
一是考实支部书记。采取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履职情况综合研判、“互评互学 星级联创”等系列考核措施,考准考实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情况,并将考核成果作为绩效考评、干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发支部书记活力。2022年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开展6次考核,评出优秀党支部6个,选拔重用党支部书记、委员20名。二是激活党务干部。建立党务干部绩效激励机制,每月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支部书记享受医院中层领导干部待遇,支部委员享受小组长待遇,所需经费纳入党委年度经费预算,切实提高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如市妇幼保健院制定了《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绩效加分的方案》,每月按支部开展情况给予支部书记和委员不同的绩效加分。三是创新党建业务一体考核。创新“三百分”考评机制,推动医院的党务、政务、医务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医改和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2022年评出公立医院五星级党支部2个,四星级党支部4个,三星级党支部6个。贵港市人民医院退休二党支部被评为贵港市第一批离退休干部职工支部示范点。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发展
一是书记现场解民忧。用好用活“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平台载体,发挥科室党支部书记带头解难题、促服务作用,年内医院开展“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356次,党支部书记解决科室难题1297件。市妇幼保健院第三党支部保健部牵头探索开展“出生即入户”政务服务“微改革”工作,有效解决过去群众跑多个部门、多次提交材料、多个月才办成的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发挥支部引擎作用。以科室党支部作为战斗堡垒,从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党组织抽调5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区内、区外疫情防控工作,有19名支部书记率先带头响应,35名医务工作者在一线获入党,在疫情一线培养、发展支部书记57名。三是支部共建促进提升。充分发挥“党建医共体”平台作用,支部与支部建成“1+1传帮带”小联盟。如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医学影像党支部和覃塘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所属的第六党支部共建,实现组织联建、业务联动,2022年覃塘区紧密型医共体基层就诊率达到69%,该经验作为广西优秀案例向国家推荐。目前,全市已建成6个三二医联体、11个县域医共体、21个专科联盟,覆盖130多个基层党组织。(龚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