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600万+”。全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13条线路、558公里,力争到2025年实现轨道交通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850公里以上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进
3月22日,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蓉举行。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成都轨道交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聚焦“三个做优做强”、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加快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成德眉资互联互通,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绿色交通体系、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据成都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建新介绍,从2005年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至今,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为幸福成都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13条线路、558公里,成都地铁已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600万+”。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成为成都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被列为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王建新说,下一步,成都将紧紧围绕超大城市建设、聚焦职住平衡,大力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建设与经济发展“第四极”相匹配、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引领带动建强“都市圈”,力争到2025年实现轨道交通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850公里以上,以“赶超进位”之姿,提升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服务城市发展 构建绿色出行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是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重构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都坚全力织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推动成德眉资互联互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绿色交通体系。在国内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结构模型——即40%轨道交通、10%常规公交、35%慢行系统和15%机动车;业内首创提出“运营前置、TOD前置、资源开发前置”的“三前置”管理理念,着力构建80公里/小时至160公里/小时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和市区30分钟轨道出行圈,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主体地位,构建起“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格局。
目前,全市558公里轨道交通线路、373座车站每日高效服务城市绿色出行,成都地铁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如今,地铁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安全、准点、舒适、便捷的轨道交通服务,助力成都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
推动“四网融合”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中国城市坐标系中,成都的城市能级正在快速跃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对此,成都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纵深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
成都协调推动多层次轨道融合发展,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铁路成眉线(S5线)、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可分别与成渝高铁、成贵高铁和成都外环铁路等重要线路便捷衔接,有力推进各层次轨道交通高效融合、管理协同、绿色发展,优化提升了都市圈轨道服务水平和乘客出行体验。
“朝看三星堆、午逛三苏祠,坐着城轨到资阳穿越‘三贤故里’、再回成都打卡锦江夜游……”,加速推进的“轨道上的都市圈”,将有效发挥轨道交通的桥梁纽带和枢纽集散作用,让成德眉资四地市民畅享“圈”内生活。
强化精品意识 匠心铸造精品工程
轨道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据介绍,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始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强化过程管控,坚持样板引路,严控质量验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致力打造百年工程、精品工程,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四川省“李冰奖”、四川省安装工程优质奖等数十项行业大奖,超50个项目被评为省、市优质示范工程,制定了21余项工艺技术标准。
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切实体现了乘客至上、服务至上理念,我们聚焦群众出行体验科学布局轨道网络,实现已运营网络换乘系数约1.7,极大地方便了乘客快速直达;合理设计车站换乘方案,按照最长6分钟内完成换乘进行设计,切实提高站点换乘效率,成都轨道交通换乘体验获得全国业内认可、群众点赞。
据悉,为更好兑现市民乘客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都轨道交通打造了多条美学与实用兼备的靓丽地铁风景线,极力营造出国际范的天府文化名片、蜀都韵的流动博物馆。
其中,轨道交通5号线、18号线装修设计摘得多项国际级设计奖项,“最夏天”的8号线芳草街站、“最潮流”的5/9号线锦城大道站、可以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的3/5号线高升桥站、建成中国首条开通即达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为市民乘客提供了更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成都地铁的373座车站已成为市民乘客热爱的网红打卡点,也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幸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