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2022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药物成分问题专项监督。根据线索材料反映,经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送检,常州某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抑菌霜存在非法添加药物成分“酮康唑”的情形。
【调查履职】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对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掌握送检报告、产品品类等关键信息。武进区人民检察院借力“外脑智库”,邀请武进区卫健局特邀检察官助理对产品生产、审批、检测等涉案专业问题答疑解惑。武进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武进区卫生健康局建议:对辖区市场“消”字号产品进行全面排查,查明涉案批次产品是否仍在市场上流通。
武进区卫生健康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在全面排查的同时将相关线索上报至常州市卫生健康局,由常州市卫生监督所对常州某医疗科技公司其它批次产品开展抽检。经核查,涉案产品中检出的两种禁止添加的药物均是由于该公司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料所致,抽检中未发现其它批次产品存在问题,该所立案查处,同时召回涉案产品并销毁。
由于“消”字号产品的市场准入以备案为主,准入门槛低,监管对象庞大,因此事中、事后的监管往往流于形式。武进区人民检察院经深入调查、与市、区卫健部门磋商沟通后发现,本市“消”字号产品除违法添加问题外,还存在夸大消毒功效宣传等违规情形。为推动溯源治理,该院从全面排查生产企业、重点督查经营和使用单位、定期巡查电商平台、严肃查处虚假广告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建议。常州市卫生健康局于2022年8月召开全市抗(抑)菌制剂监管工作推进会,部署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目前已完成对全市9家“消”字号生产企业与医药公司、零售药店、商场超市等经营使用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同步指导辖区所有电商平台规范证照,设置警示标语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
【典型意义】
检察机关通过全面深入调研、制发建议、后续跟踪等,全过程发力推动职能部门依法规范履职,开展抗(抑)菌制剂行业整治。以点带面,积极推动药品安全问题溯源治理,督促行政机关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编辑: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