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西部开发-中国改革报看西部开发,西部开发改革发展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他们都是讲好中国新疆故事的高手

2023-03-12 14:03:44 来源:中国改革报新疆记者站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强调“讲好中国新疆故事”。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文化、媒体等各个领域的新疆代表、委员中不乏讲好中国新疆故事的高手,他们自信、热情的讲述带给公众别具一格的感受和喜悦。

全国政协委员海尼扎提·托呼提在“委员通道”(截屏图)。

“新时代给了我机会。我们的短片带着新疆幽默,飞出新疆,逗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粉丝。”三月七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全国政协委员海尼扎提·托呼提走上“委员通道”,面对中外媒体讲述用短视频记录新时代新疆的故事。

海尼扎提委员是网民熟知的自媒体人,他的公司“石榴精神”和剧组“石榴熟了”,名称源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他和团队用视频记录新疆生活、美食、风景,记录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仅“石榴熟了”抖音号粉丝就超七百万、获赞过亿,很多粉丝留言“我好喜欢新疆”“我好喜欢新疆人的幽默”“我好想去新疆”,表达对“石榴”的喜爱和对新疆的向往之情。

他分享了十二三岁时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大院趣事、让各民族大人小孩笑得前仰后合的经历。最后,这位帅气的年轻人就在“委员通道”上扭动脖子、跳起了新疆舞。“我要给家乡打广告。”他张开双臂说:“春天已经来了,希望大家来新疆旅游,交个新疆朋友,跳一段新疆舞蹈,我们一起用视频记录新疆美好的一切,一起讲述中国新疆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阿布拉在文化艺术界小组讨论中介绍新疆儿童绘画作品。(摄影:田福良)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三月七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阿布拉走上大会发言席,作题为《让中华文化浸润人心》的发言,向全国人民介绍新疆推进文化润疆的做法和成就:

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成新疆博物馆新馆、美术馆,创作《平凡英雄》等文艺精品,有效保护十二木卡姆、《玛纳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化润疆是长远之策、固本之举。”迪丽娜尔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文化润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对文化润疆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强化文化润疆智力支持……

“瞧瞧,咱新疆孩子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三月八日上午,在文化艺术界小组讨论中,迪丽娜尔委员拿出一沓儿童绘画作品一一介绍——辽阔的棉海、绿色的矿山、欢乐的节日、穿梭太空的航天飞机……

这些画作来自“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新疆学习平台成立后为各族少年儿童量身打造了专门栏目“童绘新疆”,两年多来面向全疆中小学生征集到绘画作品万余幅。迪丽娜尔委员认为,实施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这是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疆故事的有益实践,赴京前特意挑选出一些带到全国两会上分享。

“看到了新疆农业现代化”“这些小画家是与‘一带一路’一起成长的一代”“团结的人们载歌载舞,真美,真想钻进去舞一曲”……传阅中,委员们谈着画作的内涵,聊着新疆的发展。“不错啊。”霍建起委员竖起大拇指点赞,“新疆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文旅专家戴斌委员当即发了朋友圈推介“童绘新疆”。“尤其喜欢那拉提那一张,纯净而诚挚。”他说,“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新疆风景,也是最想听见的文旅声音。”

“新疆孩子眼中的劳动很快乐。”靳东委员评论画作《秋分·丰收》说,每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幸福。迪丽娜尔委员将这幅画送给靳东委员,希望他带动更多人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事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孟楠(左)与卓娅·巴合提(右)在交流完善拟提建议。(摄影:李杨)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孟楠,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助理馆员卓娅·巴合提,这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有师生之谊,相逢全国两会,有交流不完的讲好新疆故事的心得体会。

“孟老师,这是我们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金山文博听我说’,您是新疆历史研究专家,请您提提意见!”卓娅代表一边用手机播放视频,一边介绍说,“阿勒泰地区有汉代桥形钮铜印、托干拜石人等珍贵文物,它们是历史上阿勒泰地区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缩影与见证。我们通过小视频讲述文物前世今生,让各族群众了解历史、热爱家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种形式挺新颖,短短两分钟分享了许多知识干货,挺好。”孟楠代表说:“让文物说话、讲好新疆故事,需要综合利用文学、艺术等手段,让历史与今天的人们产生共鸣。”

两位代表认为,促进考古成果活化利用,这是学术研究者、考古工作者、文博工作者的共同使命。讲好新疆故事,更是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

库尔班·尼亚孜(中)和学生们在一起吃粽子,体验传统文化。(来源:本人提供)

记者注意到,新一届在疆全国人大代表、住疆全国政协委员中,许多人本身的奋斗经历就是生动鲜活的“新疆好故事”:

创办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库尔班·尼亚孜校长是第二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所在的学校设置了京剧、二胡、古筝、书法、安塞腰鼓等课程,让各族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积极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乡入村生活化项目”,在依麻木镇试点运营了“润疆文化生活超市”。库尔班·尼亚孜代表说:“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的发展。我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再依努热·塔里哈提在特变电工采访。(来源:本人提供)

“多年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我见证了很多有梦有爱、有滋有味的新疆故事:民族团结的故事、文化共生的故事、社会和乐的故事、产业兴疆的故事、脱贫攻坚的故事、同心战‘疫’的故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故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这些故事从人民中来,汇聚起各族儿女建设美好新疆的强大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再依努热·塔里哈提说:“向人民问计、听人民心声,全力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最大程度团结凝聚人心,是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使命。”

全国人大代表、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党委书记逄子剑,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中国梦,用初心书写了令人敬仰的奋斗在新疆的故事。十年前,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南疆基层工作,把美好年华献给新时代,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疆青年五四奖章”等许多荣誉,在最好时代绽放最美青春。他说:“我要把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带到北京,把乡亲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中央的深厚感情带到北京。”

(新疆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李振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