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家门口工厂上班,一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还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我心里特别高兴,我要好好努力,多挣钱早小康。”2月20日,在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龙升社区帮扶车间森佳箱包厂正忙着赶工的段良英有点兴奋地说。
贺春香是麻阳苗族自治县的搬迁群众,全家六口人,2019年从大山板栗树乡盐井村搬进龙升社区后,孩子上学,家里平时生活开支仅靠丈夫做些零散工维持,2022年通过“产区共建”平台,进入到社区帮扶车间森佳箱包厂工作后,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从此,一家子过上了有工作、有保障的幸福生活。
产业开发区主任吴寿祥介绍说:“像段良英一样的搬迁群众在产业开发区工厂上班的有3000多人,他们大多数来自搬迁小区龙升社区,距离不到一里路,下班后步行回家,很方便。”
近年来,为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麻阳县以产业开发区为主体,以龙升社区为切入点,实行“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和基础设施“一张网”,大力推行产业开发区和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产区共融、发展共赢、岗位共设、服务共享的“产区共建”促就业模式,龙升社区将社区一楼1.6万平方米门面为帮扶车间,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产业开发区新建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就业创业产业园,对企业、群众实行双向激励,促进搬迁群众在园区集中就业创业。
易地搬迁后扶关键在就业,突破在招商。为让搬迁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麻阳在产业开发区引入高新科技工业企业,构建“一主一特”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引企接“二”连“三”;在政策推动上,出台《麻阳苗族自治县关于鼓励企业吸纳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实施办法》,明确奖励企业“十条硬措施”,对吸纳搬迁户就业超过15人的企业,按照不高于发放搬迁员工年工资的40%进行财政奖补。近3年来,产业开发区累计引进各类企业67家,其中劳动密集型、服务型企业33家,新增岗位8000余个,解决脱贫群众就业5687人,其中易地搬迁群众3914人。
该县还聚焦群众需求、企业优势,在产业开发区设立就业工作服务站,开展“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一条龙培训服务和求职招聘、见习培训、政策解答、帮代办等一站式服务,三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9期,培训1521人次。龙升社区的郑杰杰,之前只是一位维修普工,在建南科技上班后,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赴长沙等地交流,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工程师。
据悉,麻阳全县有劳动力的搬迁群众7557人,就业人数达6155人,其中龙升社区966户3742名搬迁户实现1738人就业,户均稳定就业1.8人以上,被评为“全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段唐平 刘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