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湖南-中国改革报看湖南,湖南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湘西州永顺县:深化五个体系 实现五个转变 高质量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3-02-23 12:10:18 来源:改革网 

永顺县灵溪镇新兴社区(岔那安置区)

永顺县芙蓉镇民和社区(芙蓉安置区)文化生活一角

本网讯 2月18日下午,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松柏安置区的晟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繁忙而有序,十几名妇女正低头忙碌,经过穿线、剪线、订线等环节,一个个铁架被加工成一把把漂亮结实的藤椅。

“我在藤椅车间已经做了2年多,做这个是手工活,按计件算,多劳多得。我年纪这么大了,到哪里都不好找工作,这里就在家门口,还能照顾我的孙子们,日子比之前真的是好太多了。”向用梅58岁,是松柏镇人心印村人,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到了松柏安置区,说起现在的生活,向用梅很是满意,“搬来了就不想回去了,在这里做事很轻松,早上送孩子在附近上学,有空就来干活,有事随时可以请假,一个月也能挣两千块钱,老伴还在政府扶持下种了些猕猴桃,现在收入不成问题。”

“十三五”期间,永顺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之一,累计投入资金18.74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点)46个、安置住房6972套、住房面积66.1万平方米,搬迁人口6746户26532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永顺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五个体系建设,推进实现五个转变,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融入、逐步能致富”。

深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现由“有”转“优”。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安置区教育医疗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让搬迁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各安置区均建设了硬化道路、自来水、供电、4G通讯网络、充电桩、监控等设施,搬迁群众出行、饮水、用电、上网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配套新扩建5所学校、5所幼儿园、25所医疗服务机构、5个乡镇农贸市场,红白理事馆17处有效保障了安置区群众就医、上学、生活、文化等需求。

深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现由“单”转“多”。多渠道帮扶困难群体就业,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进安置区、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活动,发展产业园区,建立就业帮扶车间,着力补齐安置区产业发展短板,千方百计做好稳岗就业工作。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12236人,稳定就业12236人,基本实现一户有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

深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现由“硬”转“软”。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在建设老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活动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感恩教育,注重文化传承,丰富文娱活动,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社区义诊、送戏下乡、露天电影放映、文明卫生家庭评比等活动,激发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让搬迁群众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化,融入城市新生活。

深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实现由“粗”转“精”。全县46个集中安置区共设立19个便民服务中心、27个便民服务点,实现了“一站式”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便民服务“四个一”机制和“三个三”问题快查快处机制,让搬迁群众享受高效优质的服务,搬迁对象产业、就业、社会兜底、防返贫监测户、信访等各类问题实行台账管理,确保安置区各项工作管理有效、服务到位。

深化基层党建体系建设,推进实现由“松”转“聚”。坚持安置点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各安置区已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并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就业组织、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全过程,党在安置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永顺县易迁后扶办供稿)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