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湖南-中国改革报看湖南,湖南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怀化市沅陵县:“兴产业”绘写搬迁群众幸福生活

2023-02-23 12:10:36 来源:改革网 

本网讯 初春,暖阳高照。走进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湖南省文明社区、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鳞次栉比的楼房,宽敞整洁的道路令人眼前一亮,透过那葱葱郁郁的草木,只见搬迁群众有的一边锻炼一边唠着家常,有的穿着工作服去楼下帮扶车间上班,有的握着务农工具去产业园务工……一幅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新景象图徐徐展开。  

兴产业“特色”促进搬迁群众致富

走进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常常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这个人,就是张丁福。

张丁福是个残疾人,而他身残志坚。

“入住太安社区后,我在太安产业园和合作社承包土地种植30亩高粱、水稻50亩,还种植30亩苦荞、150亩油菜,年收入10多万元。”“接下来将依托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搞好种养的基础上,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带领更多的象我这样的残疾家庭在致富和乡村振兴道路上有新盼头新目标。”张丁福满怀信心地说。

沅陵县城安置区的沅陵县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集蔬果种植、休闲观光、综合批发、冷链物流、产城融合于一体,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0000亩,总投资1.3亿元,搬迁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务工、承包土地等方式增收,人均年增收1400元。目前产业园初具规模,全部建成后,将推动安置区的产城融合,促进搬迁群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沅陵县踔厉安置区“一区一产业”发展动力,对18个特色产业项目追加投资,直接带动237户808名搬迁群众增收。创新产业利益链接模式,实行山林田土资源租赁、矿产到户资金入股、参与劳务用工收入、电商合作消费帮扶、金融互助产业分红、农家乐旅游合作等六种利益联结方式,人均年分红200元,结牢了搬迁群众“利益链”。   

育新业“亮色”促进搬迁群众增收

近日,沅陵县太安社区德云服饰帮扶车间一片繁忙景象,60多名工人正忙碌着。一张缝纫熨衣工作台,是残疾人李西玉的“新岗位”。

“政府帮我找工作,身残也能有事做。”李西玉说,以前住在大山里,什么活也干不了;现在,搬出大山住进了城里的新房子,楼上住家,楼下增收,做梦也没想到。

太安社区总支书记郑涛介绍,沅陵县太安社区建设帮扶车间6家,100余人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以前陪小孩读书要到镇上租房住,现在住新房自己当房东,楼上安心居住,楼下灵活就业,每个月不仅能省掉一大笔开支,还多出将近3000元收入。”在沅陵县七甲坪镇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帮扶车间工作的张菊飞笑着说。

“楼上居家、楼下就业”的安置区帮扶车间,是沅陵县在全国的首创,全县安置区建设帮扶车间13家,200余人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沅陵县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谢珍珍逐一介绍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沅陵县勠力“县有产业园区、安置点有产业基地、村有产业合作、户有增收项目”的后扶产业架构体系,兴产业“特色”、育新业“亮色”,实现了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搬迁群众人均收入达18039元,比搬迁前翻一番,绘写了易地搬迁群众幸福生活。(童志刚 孙明汉)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