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政协委员、抚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抚州市委会主委刘胜在大会发言(李黄安 摄影)
中国改革报江西报道(李黄安 张恩民)2023年1月10日上午,政协江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江西省政协委员、抚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抚州市委会主委刘胜在大会发言。
刘胜说,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千帆竞发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的形势下,江西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精心谋划,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宁德时代锂电新能源项目“牵手”宜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落户上饶,特别是抚州引进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公司的年产60万辆整车项目,产业链总值将达2000亿元,也必将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然而,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
1.产业链发展不健全,配套企业实力偏弱。目前我省多数企业集中在上游的电池原材料行业,涉及电机电控的企业较少,下游充电设施企业则更少。企业之间产品差异小,重复投资现象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车行业的发展。同时,除整车龙头企业外,其他零部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主品牌较少,创新研发实力整体偏弱,拉低了整个行业水平。
2.产能结构不平衡,产能利用率偏低。据了解,目前全省各类汽车获国家批复产能为128万辆,其中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占比较大,但其销量持续走低,导致闲置产能增加,而品牌效应好、市场占有率高的新能源汽车产能紧缺,整车结构性产能矛盾不断凸显。2021年全省各类汽车实际产销量约为42.5万辆,产能利用率为33.1%,与全国平均58%的产能利用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3.资源要素不全,制约产业发展前进步伐。我省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但是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与我们现有资源不匹配,资源转化为产能利用率明显不够。同时,在配套硬件方面,由于一些老旧小区电容量有限、车位数量不足等原因,充电桩普及较为困难。
刘胜建议:
一是加快全要素资源统筹保障。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全省工业主攻方向,合理布局,形成集聚。通过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引导基金和省级头部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等方式,集中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为市县引进重大项目提供支持,聚力培育整车龙头企业和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发展。在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产业链基础上,鼓励引导我省钢铁、有色等传统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配套用材,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二是强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每年发布《新能源汽车重点技术攻关指南》,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探索政府和头部企业共同出资,或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单独设立新能源汽车研究机构,致力于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扩大以锂电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优势。同时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现有相关研究资源,争取创建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支撑产业稳健持续发展。
三是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整合全省公用车市场资源,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支持、培育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争取在制定统一换电标准上走在全国前列,探索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
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实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推动设备数字化、互联化升级,打造中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高地。结合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围绕“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发展,加速布局汽车电子产业赛道,力争在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