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上周五提交临时用地申请,下周一就拿到了核发的临时用地审批单,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益高速扩容工程第九合同段协调部长冯武直呼很意外:“按照我们过去其他项目的经验,这套手续办下来应该需要一个月时间。没想到常德营商环境会这么好。”
常益高速扩容工程第九合同段位于武陵区芦荻山乡,是一个全长5.7公里的高架桥工程,施工难度在93.824公里的常益高速扩容工程中排第二位。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施工单位需要就近布置一处占地62亩的拌合厂、钢筋加工厂及施工便道。
今年7月8日是星期五,湖南省常德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接到这项用地申请后,利用周末时间会同武陵区自然资源局对拟选址地点进行了现场踏勘,与当地群众积极沟通对接,成功协调用地单位与当地村组签下了临时用地租赁协议,又与该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科、耕地保护监督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以及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武陵区自然资源局的同志一道,连夜完成了临时用地审批会商,在周一一大早批复了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办结了临时用地审批单。
11月8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先波援引这一事例,向记者阐述道:“优化营商环境,最终要看效果。我们要切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化成果。”
强化政治引领 用力保发展
把省、市“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六大专项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稳扛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坚持政治引领。年初成立了该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他班子成员分别负责一个专项行动小组,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创新推行“三三”工作模式,即“三个一”总体框架(一个总方案、一系列工作措施、一份责任清单),“三个一”调度机制(小组办公室一周一调度、领导小组一月一调度、局党组一季一调度),“三个一”统筹协调(一次受理、一门审定、一站报送),在系统内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为了统筹推进政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和评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他们相继出台《全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全力服务“六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并以局党组名义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八条禁令》《违反优化营商环境八条禁令问责办法》,强化队伍管理,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铁的决心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生命线工程”,嵌入到自然资源规划工作的每一条线、每一块面、每一个环节。
深化改革举措 用心提质效
工作中,他们坚持应放尽放,做到放而有序。该局通过直接赋权、委托行使和服务前移三种方式主动赋权园区分局事项55项。内容事项涉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用地供地审核、临时用地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等,实现“高新区办事不进城,经开区办事不过江”,切实提高了园区自然资源规划审批效率。
为了满足农村村民建房用地需求,该局还报请市政府同意,将市政府权限内的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农用地转用审批权,委托县级人民政府及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建立“治未病”制度,出台房屋建筑类建设项目易违规风险点提醒清单,一次性告知工程建设领域20种易违规的常见情形;简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事项,公布了第一批24项豁免清单;出台17项自然资源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充分彰显柔性执法的人文关怀。
工作中,他们坚持应管尽管,做到管而有为。该局联合住建等部门报请市政府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两个“15条”硬核措施及实施细则,高质量承办2022年常德地产招商推介会,充分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研究出台市江北城区公寓楼安置房划拨用地转出让用地土地出让金缴纳标准,将缴纳标准降低50%,真正让利于民;积极落实《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精神,制定了“推行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项目签约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土地挂牌”的实施细则,产业项目供地提速77%。
江苏昆山德辉泰智能热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各类烤箱、UV机、隧道炉、烘干炉、自动化流水线等非标工业设备的企业。去年底,通过对常德高新区的实地考察,公司管理层作出了整体搬迁的决定。在“标准地+承诺制”举措推动下,企业今年4月在中联大道“摘”下300多亩的净地,6月进场施工,预计12月底完成设备安装,明年年初便可全面投入生产。公司行政负责人熊春丽感慨:“项目能这么快落地,最重要的是迅速解决了用地问题。”
工作中,他们坚持应优尽优,做到优而有效。该局全面建成自然资源规划业务一体化平台,并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技术对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改变了依靠人工逐类逐项对接核实数据信息的局面;着重在“减”“优”“顺”“严”四字上下功夫,审批流程再优化,申报材料再删减,审批时限再压缩,实现办事材料压缩40%以上,办结时间提速80%以上,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13个业务办理事项推行即办即结服务,实时受理、实时办结、实时拿证。今年,该局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办理深度等各项指标均在全省自然资源规划系统排名前列。
树牢服务意识 用情惠民生
10月1日,常德市2022年度总投资257.9亿元的65个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投资57.15亿元的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尤为引人关注。作为传统煤电向清洁低碳现代煤电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它的投产将有效填补湖南省“十四五”电力缺口,缓解湖南省煤炭一次能源压力,产生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销售收入27亿元、上缴税费3亿元的良好效益。
作为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的配建工程,全长4.309公里的配套铁路专用线项目是打通新电厂与焦柳铁路连接的重要纽带,是电煤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最关键环节之一。但因该项目约528米的铁路专线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导致项目一时无法落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抓住今年全国统一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将配套铁路专用线项目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予以调出,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这一年,他们围绕发展保障下实功。该局持续推行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班工作机制,实行“点对点”服务,批回1.17万亩新增建设用地,确保了常益长高铁、常益高速扩容、炉慈高速、澧水石门至澧县航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划定全市园区用地规模126平方公里,新增园区建设用地规模46平方公里,占全市建设用地增量规模的36%。组织开展园区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空闲)用地清理处置,目前已处置(盘活)三类用地6578.54亩,处置率在全省排名前三,处置经验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
这一年,他们围绕不动产登记出实招。该局出台《常德市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实施方案》,“交房即交证”逐步实现常态化。全市完成“交房即交证”项目40个,涉及项目累计颁发不动产证书16808户。在不动产登记窗口设置“企业专窗”,开辟绿色通道,配备服务专员,为企业优先办理不动产登记;创新推行“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视网”集成联办措施,实现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次送达,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实行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自动核验,今年累计免收小微企业登记费2935笔共计41.32万元;持续化解房地产办证突出信访问题,全市化解问题楼盘189个,化解率在全省排名前列。
这一年,他们围绕企业发展办实事。该局扎实开展“送解优”“走解优”“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党日”等行动和活动,为企业送政策上门,送政务服务上门,广泛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33个,解决33个,解决率100%。
为了把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评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到实处,该局党组针对交办的10个问题,细化制定22条整改措施,并逐一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坚持问题导向,以反馈问题的企业和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满意为标准,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质效。
采访中,王先波告诉记者:“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方法没有捷径、只有坚持。我们将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穿自然资源规划工作的‘生命线工程’抓实抓细,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改,聚焦关注‘热点’,厘清办事‘难点’,疏通工作‘堵点’,化解民生‘痛点’,从‘小切口’入手,改善‘大民生’,切实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