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只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和村里的证明就可以报装电力表了。”11月11日,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瓦窑村村民龙永芬一早来到“南网驿站”报装电力表,她说:“自从有了‘南网驿站’,以前一个周才能办下来的事,现在只需要3天,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以来,贵阳供电局根据贵州电网公司统一安排,在瓦窑村重点打造“南网驿站”,通过红色电力网格模式签订联建协议、开展配网线路设备增容改造、开展消费帮扶、产业帮扶等惠民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派驻瓦窑村驻村干部、“南网驿站”党员先锋哨哨长刘彬说:“我们建设的‘电亮先锋南网驿站’,打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百米。”
瓦窑村地处偏僻,布依族占99%。村里原有的水淹塘与用来提水灌溉的提水站因年久失修已损坏,无法使用。每年汛期一到,不仅高处300余亩耕地农作物无法灌溉,低处村寨也有300亩耕地农作物、道路500余米、近10户农户房屋会被淹没,“这给我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更给村民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瓦窑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华说。
经过详细调查,刘彬与驻村工作组决定依托“南网驿站”支部联建平台,将实际情况上报村委会与白云供电局牛场供电所,通过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与牛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携手策划并联动落实瓦窑村水淹坝经济循环发展河塘治理与水产养殖两个项目。该项目在第一时间得到贵阳供电局党委大力支持,共计获得帮扶资金30万元。
今年11月,瓦窑村水淹坝经济循环水产养殖项目首批4000余斤鲤鱼启动打捞作业,仅此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带来近7万元收入,全村167户690人因此受惠。王正华说:“从前大部分村民会外出打工,今年以来,返乡就业的人越来越多。”
“水困”得到解决,发展还需产业带动。
半年前,准备选取瓦窑村小寨片区投资生态种养殖产业的贵州寰宇兴农智慧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康毓遇到了大难题,由于小寨片区长期无村民居住,既无电源点,也无水源,无法支撑包括黄金李、火龙李及红肉猕猴桃、梨树、茶园乃至后期鸡鸭鱼养殖等新型生态种养殖基地的用水用电需要。
得知情况后,刘彬通过“南网驿站”,紧急协调贵阳白云供电局投入近50万元新建1台容量为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用“架电抽水”的方式,全力保障村生态种养殖基地发展用电用水问题。刘彬说:“留住企业,就等于为村民留住希望与未来。”
“通电来水,为我们村新型生态种养殖基地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南网驿站’有力支持了我们村‘532’共富项目落地见效,预计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可直接带动全村村民实现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王正华说。
据悉,今年以来,瓦窑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5.36%,停电次数同比下降53.3%。现在,村民有任何用电需要,通过‘南网驿站’党员先锋哨,足不出村即可实现。”瓦窑村也通过水产养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延伸乡村旅游、农家乐、烧烤、休闲垂钓等一系列产业链效益。目前,全村通过解决15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102户闲置土地出租问题,实现了年收入140余万元的增长。(杨志坚 张其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