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严控出入,筑牢安全防线;严防卡点,防止形势反弹。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脚踏实地抓稳定、不遗余力保安全。湖南省常宁市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把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以保一域之安全稳定推全域之高效发展。
忠诚履职不懈怠,严把关口筑防线
面对当前反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常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以更高要求、更实作风、更严纪律、更强措施、更科学方法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严防卡点,防止形势反弹。共设有5个高速交通卡口,3个边检站,1个园区卡口。11月以来,各交通卡口共出动工作人员1728人次,查验人数306485人次,查验车辆102162车次,其中货车8603,累计管控人数1007人。严控出入,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扫场所码和“一扫二看三查四验五提醒”工作,严格“一劝、二报、三检、四隔”,对中高风险地区入常人员、红黄码行程码异常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并报市疾控专家研判,根据研判结果进行相关处置及实施相应管控措施把人防住。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确保“不脱管、不漏管、无遗漏”,严格落实防控要求,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双赢打好了坚实地基。
勇担使命抓落实,坚定不移谋发展
常宁市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以解放思想,跳出衡阳看衡阳,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进取意识。重点领域聚力招商。围绕有色金属、纺织两大千亿产业,统筹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驻点招商、敲门招商,切实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真项目、实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拉动大投资。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四个方面,深入落实践行衡阳“五制一平台”建设、企业赋码保护机制,落实园区赋权强能要求,规范园区企业的检查事项,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推进流程再造,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目前,有色产业链企业达32家,其中16个项目实现投产达产,3个项目即将进行试产,13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形成了项目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纺织产业基地一期正式签约企业58家,入驻服饰生产园32家,购买标准厂房约15万平方米,入驻环保设施园26家,购买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园区发展来势喜人。
胸怀大局守底线,矢志不渝保安全
当前湖南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旱情,粮食安全、森林防火压力空前。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常宁以“战备状态”全员死守,抓实抓细底线工作,强化应急值守和应急处置,全市干部形成强大合力,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脚踏实地抓稳定。扎实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粮食生产、流通、入仓等全过程监管和服务保障,提前安排部署好“双抢”工作,确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36.4万吨以上。不遗余力保安全。面对风险常在的森林防灭火形势,常宁用强硬举措进行全面攻坚。如常宁市庙前镇182名镇村干部持续开展森林防灭火的“敲门行动”,管控到组,督导到户,确保百姓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老资格党员、村组长等基层力量与镇村干部紧密结合的模式,示范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干部作风长存。挖机拦设隔离带、无人机轮班对地监控,防护到点,巡查到边,确保全域管控长在。同时以落实“五全一常态”为抓手,成立11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明确13条安全生产责任链,提升整体落实能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三下降”。
当前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发展负重前行,湖南省常宁市用一手抓安全,一手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二十大后县域发展的新模式,为长江流域县域经济带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