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湖南-中国改革报看湖南,湖南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赵持平:“以实”表述 笔绘美丽“湘”村

2022-10-12 15:41:44 来源:改革网 

【编者按】厚植艺坛匠心,展望青衿之志。为进一步讲好湖南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助推湖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改革报-改革网中部产经频道特开设“喜迎二十大——走进新时代的大美潇湘”专题,诚邀湖南文艺界代表人物,用经典佳作献礼时代,营造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浓厚氛围,现推出赵持平画作。

【作品赏析及简介】

阡陌交通,层峦叠嶂,或鸡犬声相闻,或贩夫走卒穿行……观赵持平中国画作品,一股鲜活的气息拂面而来,作品以美丽“湘”村为主题,描绘了湖南大湘西地区雪峰山、武陵源的乡村山水之美,使人望之心旷神怡!

赵持平山水画因其情感化作自然的灵魂而获得生命,“从心中洗炼,本乎自然,归乎自然”。在静静的皴、擦、点、染中,赵持平把自己的天资和悟性投入对大自然的诉说里,而大自然用造化蒙养了他纯净富有生机的艺术才情。

《武陵烟岚》68×136cm

山水画究竟应该如何表现?是笔墨为先,还是意境为上?赵持平认为,应该尝试着“以实”表述,试图以水彩技法融合水墨笔法去表现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还绘画于“本体”,而不是刻意地追求所谓的“笔墨”与“意境”。

《云岭含翠隐幽居》68×136cm

这种独特的“笔墨”符号及表现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当代语境下的艺术范式。这种体例很是符合赵持平的造型意象与艺术观念。赵持平不拘泥于所谓“笔墨”之道,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中国传统的笔墨纸张去记录和描绘眼前潇湘乡村盛景。

赵持平认为,绘画本身应该更多地关注物象——对象“符号”意义的表述,即将所感之自然物象用自己的“话语(画语)”言说之,从纷繁复杂的对象中寻找与自己相符的形态“符号”,建立自己的“符号”系统。

工具和材料只是表现这种“符号”的物质条件,而不是制约绘画表现的“规定性”语言,也不是所谓“国画”表现的程序化的“笔墨”标准。“绘画一旦有了固定的‘言说’形式和‘审美’标准,必将制约和阻碍绘画艺术的良性发展,使绘画艺术‘陷入’单调乏味的固定模式之中。”赵持平说。

《一岭烟岚润山家》136×68cm

个性与创新,造就了赵持平高深的艺术造诣。可以说,赵持平此次美丽“湘”村献礼画作,不仅描绘了大美潇湘之秀丽灵动,写出了湖湘山水之神韵气质,亦可见他弘扬传统文化、攀登创作高峰、熔铸中国风格、彰显国画气派的风范,更可见他寄情丹青、热爱山河、宁静致远、崇尚高雅的情操。

“眼下,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想,作为一名艺术家,更应该把学习领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融入到绘画实践中,以宏扬主旋律为线轴,用浓墨重彩描绘湖南新农村,创作出符合时代气质的精品力作。”赵持平说。

【艺术家简介】

赵持平,1959年出生于湖南省辰溪;号明山居士,松云阁主。曾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九三湖南省书画院画家,湖南省九歌书画院画家,湖南省潇湘书画院画家,湖南文星书画院画家。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