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 开行一周年 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奔跑

2022-10-03 19:45:14 来源: 

投运一年,累计开通国际班列161列,运输货物5294标箱,新增外贸货值超8.65亿元


10月2日下午,一列装载20个标箱,运载品名为“瓷砖”的中老国际班列已经纳入开行计划。这是继RCEP协议生效后,空铁国际联运港在东盟国家(地区)班列运营全覆盖的基础上,链接东盟国家(地区)的第150趟班列。作为中国中西部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近年来,成都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加速构建多式联运体系,站在西部内陆开放高地上的双流,充分发挥航空枢纽优势,打通“航空陆海”新通道。

一年前,也就是2021年9月27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国际通道实现首发。一年来,累计开行国际班列161列,往返运输货物5294标箱,新增外贸货值超过8.65亿元。如今的双流,国际航线四通八达,铁轨列车飞驰,正沿着“丝绸之路”的轨迹继续奔跑。

外联:19条国际班列线路空港双流通天达海


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是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四川省5个重要铁路多式联运示范节点之一,项目位于双流综保区,距离双流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离G5京昆高速5分钟车程,与铁路成渝线、宝成线、成昆线及川藏线转换连接;该项目占地194亩,总投资3.6亿元,年作业能力约500万吨,其中集装箱作业能力20万标箱/年,整车作业能力50万吨/年。

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为起点,铁道南北延伸,投运一年来,共开通了19条直达或海铁、公铁联运国际班列,最近新开的一条是今年9月15日首发的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班列。“该趟班列从双流出发北上,由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是一条新的国际班列线路。”成都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双莉介绍,班列也首次采用中吉乌“公铁联运”的方式,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优势相结合,通过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份单据、一次保险,由公路、铁路区段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一年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保持着平均每月新开1条以上国际班列的发展趋势。铁路运输、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等物流运输方式叠加,让“航空+”多式联运体系优势更加突显,推动双流真正实现通天达海。

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投运三个月后,2021年11月23日下午,一列从双流始发,经钦州港至东南亚的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海铁联运班列成功实现首发。“这趟班列实现了航空港和海港之间的无缝衔接,构建起了双流航空、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一体化交通体系,实现了我们通江达海的梦想。”郑双莉说,针对某些特定货物,海铁联运在成本和时效之间更具优势,是国际物流运输的一种新方案。

当然,航空+铁路运输的方式在过去一年更受国际贸易企业们的青睐,投运一年,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还开通了经阿拉山口至波兰华沙、德国杜伊斯堡的西向班列;经霍尔果斯至俄罗斯莫斯科的北向班列;经磨憨出入境往返老挝万象、经凭祥出入境往返越南河内的南向班列;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入境往返伊朗、哈萨克斯坦中亚国际班列。目前,已开行的19条国际班列线路,可直接通达波兰、德国、俄罗斯、老挝、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3个国家。

内通: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 加速融入国内“大循环”


“客货并举”是成都“两场一体”格局下,双流国际机场的“新航标”。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011.7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起降航班30.09万架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2.8万吨;截至8月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飞国际货运航线达31条,航线网络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主要枢纽城市。

构建“航空陆海”新通道,是成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对于双流而言,构建‘航空+’多式联运体系,‘航空’是核心支撑,与国际班列优势互补,在融入国际‘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业内人士分析,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不仅只是“双循环”的补充,同时也是成都融入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承载。

将时针拨回今年4月8日上午,一列中老国际班列缓缓驶出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驶向老挝万象。同一时间,省内的自贡、广元、遂宁等地的国际班列,也准时驶出车站,带着各自区域的“川货”奔向世界各地,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首次实现了全域多点齐发。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业内人士指出,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全面融入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整体规划和建设,能够在区域联动中,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同时为地方招商引资和产业“建圈强链”提供助力。

就在两个月之前,四川蜀道集团也与成都空港发展集团在在双流综保铁路专线一侧,签订了稳增保供国际物流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国际班列通道与四川省内部分铁路支线和高速公路实现了无缝衔接,畅通了国际物流‘大动脉’和川内物流‘微循环’,打通了多式联运服务在川物流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协议双方均表示,希望通过畅通物流和产业上下游衔接堵点,助力维护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创新:服务升级汇聚“流量” 创新建设“数字贸易港”

以双流国际机场和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为支撑,“航空+”多式联运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具有综合时效高、运输成本低、运行相对稳定等特点,是国际供应链体系构建完善实践中的一次创新。

完善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是融入“双循环”的基础,这一创新举措更深次的意义是带动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升级。物流的集散总是伴随着资源、资金和信息的流动,这些“流量”汇聚到供应链服务平台之上,便在整合与服务中,成为了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数字贸易港”的内涵。

今年3月23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汽笛声明亮悠扬,一列从老挝琅勃拉邦发车的班列,翻山越岭抵达双流;与此同时,另一辆国际班列正从老挝万象回程,成为当天的重量级主角,因为它不仅载着成都企业订购的国际货物,还载着“中老铁路+数字金融”的试点任务——一次供应链服务的新探索。

“我们订购了一批价值15万的木薯粉,首付了8万元货款,另一部分通过‘中老通’融资支付”。通过该趟国际班列中运输货物的一家企业,以空港国际联运港签发的铁路运输提单作为凭据和抵押品,向银行获得授信,并以运输货物动态监管的模式申请信用证融资,利用“中老通”金融产品,企业支付“首付款”后便能进入运输阶段,有效减少了资金压力。

事实上,实现这一创新,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大量的资源整合,包括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运营单位、都铁路局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和银行金融机构,同时还要建立起信息共享、单证互认等共享平台。

“这也是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未来发展方向。”郑双莉介绍说,以供应链物流体系为基础,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再依托数字化、信息化、科技化手段构建一个供应链服务“大数据”平台,将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打造为“数字贸易港”。

目前,依托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和中国—东盟(四川)中心,双流正大力推进东盟大宗商品线上交易平台建设,逐步搭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发挥平台吸聚能力,已有16家市场主体落地双流。与此同时,“中老通”一单制金融服务试点经验正在南来北往的多条联运线路推广,随着越来越多的“流量”汇集,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的“数字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何子蕊报道)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