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界市全面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谱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十年来,张家界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96.6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580.3亿元,是2012年的1.96倍,2013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7.0%。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市发改系统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夯实工作本领,聚焦‘两地两区一龙头一家园’发展定位,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为现代化张家界建设贡献发改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家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程漫表示。
抓产业、促转型,发展动能加速形成
十年来,张家界坚持做优旅游业、做强新型工业、做特现代农业,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铸牢有力支撑。
张家界大庸古城夜景
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3590.1万人次、208.7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049.3万人次、905.59亿元。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94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9亿元,是全国同类山岳型景区旅游恢复进度最快的地区。武陵源区、永定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张家界红色旅游线路列入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国家级景区增加到26个,“三星拱月、月照三星、一核四极多点”旅游格局逐渐形成并更加优化。2022年,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承办权花落张家界,为张家界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工业强基取得新进展。以“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园区经济为突破口,产业发展进一步规模化、聚集化。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3.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8.04亿元,累计增长65.6%(按不变价格计算),2013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5.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8.7%,2013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6.7%。
现代农业呈现新气象。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优势农产品发展“3+2+N”三年行动计划,“张家界茶”“张家界莓茶”“张家界黑猪”“桑植粽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证明商标,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51.2%,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十年来,张家界紧跟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湘西地区开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全力谋争项目、全速推进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
张吉怀高铁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声有色。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备,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张桑高速、张花高速等相继建成,打造了连接中大型城市群的“3小时交通圈”;张石铁路纳入国省“十四五”规划;桑龙、炉慈、张官等高速加快建设,进一步打通了我市北上西进出省大通道。
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创下10项“世界之最”的大峡谷玻璃桥,华中最大室内滑雪场张家界冰雪世界,充满历史风味和民俗色彩的大庸古城,集文化演艺、主题公园、文化街区、科技游乐、生态景观于一体张家界千古情......一个个涵盖观光度假、康养休闲、民俗体验、体育旅游、红色体验、研学团建、特色文创、自驾游房车游等众多品类的文旅项目成为张家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可圈可点。市一中新校区、芙蓉学校、雨露学校等建成使用,人民医院沙堤院区投入运行,大栗坡郊野公园、市民广场、市博物馆、“一宫四中心”等建成开放,澧水沿河风光带打造了集观景、娱乐、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空间,棚改、旧改成效显著,雨污分流改造有力推进,公厕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张家界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
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十年来,张家界一手抓改革,一手促开放,在一系列关键领域实现点上突破、面上开花。
张家界冰雪世界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优化,实现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省、市、县、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推进跨部门、跨领域全链条放权,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全市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50%以上;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武陵源门票拆分改革如期完成,医疗卫生城(县)乡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荷花机场获批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国际厅投入运营,国(境)外航线累计达31条,年出入境旅客量在中部六省非省会空港口岸中连续六年排名第一;机场口岸签证获批,口岸免税店开业,国际货运站运营,离境退税试点落地,公用保税仓启用;正在形成的航空、高铁、高速为一体的现代区域性交通枢纽,将连通长株潭和重庆、成都、武汉、桂林五大城市圈,实现半天可达5省(市)68市,同时与省内7市州直连直通,形成快速铁路环形通道,并向外辐射,形成黄金旅游大动脉。
交流互通更加密切。阿塞拜疆国家品牌馆张家界馆开业运营,缔结国际友好城市7对,设立丝路驿站23个;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张家界)峰会、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丝绸之路友好城市协作体2019年(张家界)年会等国际性会议,成功举行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世界跑酷大赛、世界遗产摄影大展、国际旅游诗歌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国际张”的名片更加靓丽。
抓保障、惠民生,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十年来,张家界始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第一导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桑植官地坪金山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张家界累计建成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195个,建设安置住房9729套,完成搬迁入住9644户34698人,搬迁入住率100%,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后续帮扶措施覆盖率100%,连续两年考核位列全省先进,慈利县获评全国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桑植县发改局获评全国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永定区茅岩河镇温塘安置点获评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
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获得“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019美丽山水城市”“2020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21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永定区、武陵源区分别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就业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3年的16580元、5669元增长为2021年的29780元、12669元。(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