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湘西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湘西州发展改革系统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推动重大战略落实、重大规划谋划、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改革推进、重大民生建设,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站在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我们将全面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切实发挥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助力湘西州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共同富裕标杆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建设武陵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湘西州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赵海峰表示。
巨变一:全力实施精准扶贫,甩掉千年贫困帽子
十年来,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有效巩固提升187.58万人安全饮水,全面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问题,贫困群众住院报销比例达85%,8县市全部脱贫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千年以来的绝对贫困。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湘西州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成为了人类减贫史上的重要地标。牵头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安置住房1.97万套204万平方米,8.18万人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全部喜迁新居,顺利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题。2020年湘西州发改委被授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
全国易地搬迁美丽安置区凤凰县禾库镇安置区
巨变二:努力当好决策参谋,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十年来,坚持精准研判,把准经济脉搏,助力经济跨越式发展。202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92.11亿元,人均GDP总量突破3.2万元,与2012年相比皆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70.27亿元,是2012年的2.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52亿元,比2012年16.1亿元增长300%。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431.5亿元,比2012年232.4亿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038元增加到297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229元增加到12332元。2021年各项存款余额1410.4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62.7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7倍、5.6倍。2021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5.65亿元,是2012年的4.3倍。
巨变三: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十年来,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谋划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张花、龙永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铜仁·凤凰机场扩建竣工投入使用,湘西机场即将建成通航;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建成通车;2021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一倍,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道路硬化,州府吉首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之一。完成65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大兴寨水库开工建设,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农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均提升至99.8%以上。4G网络覆盖到行政村,5G信号已覆盖县城以上城区、乡镇所在地及部分农村景区。县级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1.7%,比2012年增长14.1百分点。
建设中的湘西机场
巨变四:培育壮大产业优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十年来,着力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千方百计促转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4:30.2:55.4。全州猕猴桃、茶叶、百合等8大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超过40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富硒猕猴桃基地、椪柑和百合基地,全省最大的茶叶基地,全国优质烟叶基地。以酒鬼酒为龙头的传统产业强势崛起,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氮化锰生产基地、微细球形铝粉生产基地,规模工业企业达到333家,矿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降至的29.5%,实现省级产业园区县县全覆盖。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凤凰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国家级景区37个,打造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400多个,湘西州跻身全国十大热点旅游地。商贸物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电商交易额突破120亿元,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州。
凤凰古城
巨变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青山更青绿水更绿
十年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立州意识,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绿色已成为湘西最靓丽的底色。全州空气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刀阔斧推进涉矿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39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776.18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4.41%。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南湘西、北延安”绿色发展典范城市。
巨变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十年来,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全州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支出1683亿元,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左右。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56人以上大班额全部消除,8县市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成三甲医院2家,全州县市二甲医院、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岁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优抚、低保等标准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加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州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
湘西高新区 张术杰供图
巨变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年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谋划推动一批高质量发展、完善产权保护、“放管服”改革、财税金融体制、信用体系、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措施落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2021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31亿元,年均增长9%。积极打造武陵山区投资兴业热土,成功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国家森林城市,纳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地区。2021年,全州市场主体达16.4万户,规模以上企业数增加至967家,是2012年的2倍。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湘西海关开关运营。2021年全州进出口总额168478万元,比2012年增长77.2%。(吴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