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这十年 天府之国绘出治蜀兴川新图景

2022-08-31 13:23:11 来源:中国改革报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发展改革报记者 王进 庞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四川考察指导,就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鲜明指出新时代四川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为新时代四川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科学指南。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作主题发布时表示,这十年,四川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稳中求进中奋发有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发展提质增效 经济行稳致远

十年聚力,全省经济总量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从2012年的2.39万亿元增长到去年的5.38万亿元,总量跃居全国第六,四川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交出优异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王晓晖说,“今天的四川,经济发展不仅有‘量’的快速增长,更有‘质’的显著提升,正稳步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十年来,四川三产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省粮食产量时隔20年再次突破700亿斤,生猪出栏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天府粮仓”的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规模相继迈过万亿元大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高于全国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成都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全部超过2000亿元,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生动局面加快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3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签署,160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在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一批协作成果,发展态势、创新动能、融合融通等方面发生许多可喜变化。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四川是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水电装机容量超过4个三峡,全国每100度水电就有28度来自四川。随着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建成投用,四川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全省已建水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十年来四川“西电东送”相当于11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川气东输”累计1382亿立方米。

创新创造能力显著提升。四川作为科教大省,拥有全球最深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亚洲最大的风洞集群、全球灵敏度最高的高能宇宙线探测装置;孕育诞生了歼20、“嫦娥五号”探测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我国第一座“人造太阳”等大国重器;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从这里奔月,北斗系列卫星从这里升空。近十年来,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超过千亿元,总量居中西部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3万亿元,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

交通内畅外联 开放稳步扩大

十年布局,四川让“蜀道难”成为历史、“蜀道通”全面实现,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体系加速形成。王晓晖说:“川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起点,四川把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打造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四极’和国家对外开放新支点。”

四川铁路运营里程达5687公里,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运营里程达1391公里。公路总里程从29.3万公里增加至39.9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从4334公里增加至8727公里、居全国第三,“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全面实现。嘉陵江(川境段)全线复航,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形成。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数量达131条,去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全国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四川以内畅外联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大力推进“1+6”改革,国有资产布局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动力、活力、竞争力持续增强;自贸试验区建设积厚成势,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综合保税区从1个增至6个,国家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实现从无到有、总数达10个。目前,在川世界500强企业达377家,在川领事机构从9家增至21家,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从128对增至418对。202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9513亿元,是2012年两倍多。

民生显著改善 生态持续向好

十年奋斗,全省“总动员”、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打赢了脱贫攻坚四川战役,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消除。

这十年,四川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稳定在65%以上,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全面加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超100万人,人均预期寿命从75.2岁增至77.9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这十年,四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抓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重大成果,积极应对处置地震、暴雨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这十年,四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森林覆盖率从35.2%提升至40.2%,大气质量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创十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今天的四川,天蓝地绿、景美人和、宜居宜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未来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正如王晓晖所讲,四川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拼搏实干、埋头苦干,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局面。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