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江苏丹阳:以县域人社服务样板赢得百姓真心点赞

2022-07-06 13:49:17 来源:改革网江苏 

网讯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关注和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初心使命。近年来,丹阳市人社系统以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为着力点,依托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不断深化“互联网+人社”行动,创新便民服务方式,全面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为打造“镇合意”“丹舒心”等服务品牌提供人社样板。

推动“整体”与“局部”高效统一,打造全方位政策体系

成功的改革离不开总揽全局、统筹推动。市人社局第一时间成立“综合柜员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丹阳市人社公共服务“综合柜员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召开改革动员部署会,部署梳理现有审批服务事项、加快业务系统开发、优化人社综合服务平台机构设置、做好“综合柜员制”各项程序测试、调整等15项具体工作任务。成立丹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负责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和新建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大厅管理。同时,围绕省人社系统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按市镇村三级进行赋权,将113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综柜受理,将57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镇(区、街道)基层网点,将15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村(社区),力争打造“15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

推动“单一”与“复合”有机融合,构建高效率服务窗口

窗口单位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前,人社部门设有“社保征缴大厅”、“就业管理大厅”、“人才服务大厅”,这三个大厅独立运行,办事场所分散,且内部业务数据不共享,业务表格多,办事窗口多,导致群众办事需要多头跑,费时费力。

在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中, 丹阳市人社局推行“进一扇门、取一个号、一窗通办、一站服务、一次办结”的“五个一”综合柜员服务模式,打破就业、社保、人事人才等原有单位、科室业务界限,重构、优化经办流程,将原来按业务分设的“单一性经办窗口”整合为“综合柜员窗口”,窗口数从原来的42个精简为18个,业务经办提速近50%。

“综合窗口负责处理除了工伤和退休以外的所有业务,业务多而杂、工作量大,又是涉及到社保等群众特别关心的民生问题。对于新手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田晶晶说道。

丹阳市的综合柜员制改革实行的是“全业务”经办模式,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全科式的业务能手。精挑细选28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市人社服务中心,其中整合19名优秀窗口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咨询引导、综合柜员,挑选9名业务骨干担任大厅管理、业务审核首席代表。推行机关干部轮流值班制,安排局机关中层、事业单位部门负责人轮流到咨询窗口轮值学习,通过大厅咨询服务台,畅通听民生、解民忧的渠道,打破各科室部门的沟通壁垒,形成学习的倒逼机制,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利用“人社大讲堂”,举办业务专题讲座,广泛开展“科长讲业务”“岗位练兵比武活动”等全员培训,设立“5点半课堂”,建立“传帮带”机制,推进咨询引导员、市镇两级综合柜员、业务经办人员由业务单一性向复合型转变,让“提高技能、优化服务、让群众满意”成为普遍价值追求。

推动“前台”与“后台”精准衔接,锻造高品质闭环服务

根据便民利民原则,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大厅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和“中间审核区域”,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的“受办分离”运行模式。综合服务大厅采用服务对象取号模式,并安排咨询引导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自助引导服务,指导办事群众在自助服务机上办理、查询相关业务,为办事群众提供复印、打印、拍照及相关资料的上传。

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按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即办件”“中风险审核办理件”“高风险留置办理件”。“低风险即办件”由业务责任部门赋权综合窗口受理办理,办结后在窗口直接出件;“中风险审核办理件”由综合窗口受理,流转至中间审核区域,由各业务责任部门派驻专人进行审核办理,办结后在大厅集中出件;“高风险留置办理件”由综合窗口受理,经系统自动流转至各责任科室,在后台审核办理,办结后直接出件或在大厅集中出件。

推动“线上”与“线下”双向发力,强化多层次服务供给

结合“综合柜员制”改革,扎实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快办行动,推进人社服务满意度再提升。

大力推行“网上办”。借助省一体化线下信息平台和线上网办大厅,通过线上、线下共推的方式,全力推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江苏智慧人社”“江苏税务手机缴费银行”等手机应用APP,让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零次跑”的办事体验感。现省网办大厅开通办理事项99项,已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000余家规模企业使用网办大厅。

积极推进“同城办”。创新打造“银行+人社”经办服务新模式,借助遍布全市城乡的农商银行和建设银行57个网点,为基层群众提供社保缴费、社保卡申领、社保卡挂失、补换卡等高效便捷的服务。办事群众在材料合规的情况下3至5分钟即可办结业务,缩短群众等待时间,减少了群众与群众、群众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提高了工作效率。

持续推进“打包办”。重点围绕10个企业和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推进申领社会保障卡、失业、退休人员过世、企业招用员工、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职工退休六个“打包办”项目,按照“一包受理→拆包推送→按责办理→分项反馈→统一办结→按责归档”业务流转程序,推进每个“一件事”所涉相关服务事项打包办理,通过线下“一个窗口”或线上“一个平台”,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理”。

提升服务质量永远在路上,提升服务水平永无止境。人社部门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优质服务方式方法,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丹阳市人社局 颜卫军、丹阳市委办 杜文韬)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