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西-中国改革报看江西,江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父亲的钓鱼竿

2022-06-22 12:58:56 来源:本网专稿 

现在的钓鱼竿五花八门,台钓竿、海竿、筏钓竿应有尽有,材质都快叫不上名称了,少则几百元,贵的价格超出你的想象。

70年代,父亲的钓鱼竿是自制的,泛着古铜色的亮光。长约30公分,木手柄似杆面杖粗细,连接手柄的是竹鞭做的,手柄上有个线轮,线由线轮向竹鞭顶端的瓷质穿线孔穿出,铁制鱼钩被尼丝线固定住。 

(1996年,父亲61生日,父亲开心的切着蛋糕

天刚刚亮,父亲就要去捕捉钓鱼的饵料,它是一种吃着嫩菜叶,树叶的青虫,大的有两寸有余,满身翠绿色,蠕动起来透亮的身子象要溢出水来。它喜欢爬在菜叶和柳树叶子上,因为与叶子颜色相近,不容易被发现,捕捉出经验的父亲会从地上虫排出的黑色粪便,来判断它们的具体位置。

工作时间,父亲每天都是提前上岗,推迟下班,是离开的最晚的那一个,那一张张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下班后,父亲又要忙碌起来检查线轮的灵活度,尼丝线有没有磨损,鱼钩是不是锋利,否则就要用油石磨一磨。吃完晚饭背着他自己用塑料编制带编制的鱼篓,带上雨衣、手电筒、鱼竿向前河(赣江、吴城人自己的称呼)出发,通往木排(吴城曾经是江西最大的竹木集散转运地,有南昌贮木场、樟树贮木场、涂家采贮木场、吴城转运站。由此也产生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吴城排工号子》。都在前河设了扎排点。把从山里运来的散竹木捆扎成一块块木排,通过长江、大海,运往全国各地。)是一条两米余宽的土路,两边挖有排水沟,只有打着手电筒才能前行。无论什么季节,晚上木排上不是有露水,就是有霜、雪,走每一步都要用脚掌心踏实在木树上,才能迈开第二步。

选择钓点也是个技术活,不是每块排的连接处都会有鱼,要分析水底下是否有凹坑,若是遇上凸垉,那可能就会跑空了。造好一个点,把青虫挂在鱼钩上,因为被钩刺痛,青虫扭动的更厉害,这样鱼更能发现它。咬钩的概率也就大了。手动着线轮轻轻的放线,钩借着青虫和锡砣的重量,慢慢沉入水底,这个时候父亲才有空,掏出煤油火石打火机,点上“两头烧”的经济牌香烟,深深地吸上一口。父亲不时要提一提手中的鱼竿,泛亮的红光映着他清瘦的脸膛。感受手上有份量了,把鱼杆尖往上重提一下,就开始转动线轮收线,钩上来的若是黄颡鱼(吴城俗称黄丫头)全身淡黄,背上稍黑,会张开背上和两侧的三根硬刺“吱吱呀呀”叫唤,被钓上的还有鲶鱼。

父亲每天都会守到凌晨回家,有时也会守着通宵,钩的多时有时也会装满鱼篓。不要以为有口福了,这些鱼是要拿去集市上卖的,贴补家用的,能吃上的鱼只有靠我用小网捕捉的小鱼小虾了。我当时也会怪父亲吝啬,却也不理解当时家的困境。家里那时有父亲,母亲,姐姐,我,妹妹和弟弟。只有父亲每月20多元钱工资。既是一家六口的生活来源,还要供我和姐,弟妹上学,要管人情往来和满足四个孩子新年的新衣添置,而父母却穿着补丁贴着补丁的衣服,他们舍不得吃,啥不得穿。父亲连变质的饭菜也不忍舍弃,因为常吃那些,他却患上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手术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身体弱了,引发哮喘病,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父亲勤劳简朴节约的家风得到传承。又是一年父亲节,多想再能陪着父亲去钓鱼啊!(作者:曹洪勇)

[责任编辑:朱晓]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