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全面展现近十年来江苏港航工程建设发展成就,着力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6月13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邀请主流媒体、自媒体大V,为期4天实地采访常州、扬州、淮安、宿迁四地内河船闸,聚焦近十年以来江苏建成的港航重点工程。
芒稻船闸在原有绿化基础上增加景墙、仿古亭等古典园林景观小品,进一步打造“江淮锁钥”扬州园林船闸名片。
船闸建设赋能航运强省
江苏是全国水运大省,水运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航道里程、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多项指标全国居首,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24368.36公里,有通航船闸113座。近年来,江苏内河干线航道网络主骨架基本成型,国际航线和海铁联运相继开通。船闸建设依靠着江苏物华天宝,水网密布的天时地利,承担着全省90%以上的能源和外贸物资运输,在主要货种运输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丹金船闸是常州地区第一座交通船闸,地处常州市金坛区西北方向,在丹金溧漕河金坛改线段上,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吨位可达千吨,于2013年11月28日正式开通运行。丹金船闸的建成,对增强沿线地区航运、防洪、引水功能,促进城镇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闸年过闸流量已超过6万艘次,今年通货量有望突破5000万吨。
扬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建设了“区域性船闸群远程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项目,工程项目建设资金1223万元,分为区域统一调度软件开发、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软件开发两个标段。该项目以扬州港航中心下辖的宝应船闸、运东船闸、运西船闸、盐邵船闸、樊川船闸、芒稻船闸六座船闸为主,建设区域性的多船闸的远程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管理系统,实现“统一集中控制、统一区域调度、统一信息服务”和现地船闸“少人值守”的运调管理新模式。2021年9月18日宝应船闸首批接入运调大厅试运行,截至2021年12月23日区域内6座船闸全部接入运行。
盐河绵延水为媒,船行千里民为本。杨庄船闸位于京杭大运河、二河、淮沭新河、古黄河和盐河航道交汇处,是连接京杭大运河与盐河的交通枢纽,是盐河航道的起点,是港航形象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和展示,更是船闸与船员接触最紧密的纽带。十年来,为保障船闸安全通畅,船闸一直在摸索尝试着适合自己的运行管理模式,在系统内率先开发了船闸水位动态监测系统、机电设备智能监测及告警系统、视频抓拍过闸船舶稽查复核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经过两次升级改造,大大提高了船闸运行效率,提升船舶运行安全。新建上下游临时停泊区,消除危险品船舶停泊隐患,设立安全助航标志标牌180多块,安全分色预警图45块,使运调现场更规范、更安全。船舶登记从上岸窗口人工登记到船舶ETC登记过闸再到现在的手机APP便捷过闸,船员全程过闸不上岸,跑船更舒心快捷。
水运枢纽推进经济振兴
宿迁成子河船闸,建设规模为180×18×4米(闸室长×口门宽×槛上水深),最大设计船舶等级为500吨级。
港航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力促进了重大项目落户,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十分显著。相比于苏南而言,经济增幅相对缓慢的宿迁就是其中的一例。
“十三五”期间,宿迁市建设了“三闸一航”项目,即成子河船闸、大柳巷船闸、古泊河船闸和洪泽湖西南线航道。其中,成子河船闸在泗阳县打通京杭运河与洪泽湖,大柳巷船闸在泗洪县打通洪泽湖与淮河,古泊河船闸在沭阳县打通了往连云港方向的航道。洪泽湖西南线航道联通淮河-洪泽湖-京杭运河,初步实现了宿迁市航道内部成网的目标。进入“十四五”,宿连航道工程正式上马,建成后将打通宿迁市经沭阳县直达连云港港口的高等级航道,不仅服务宿迁经济社会发展,还将直接服务山东、河南、安徽以及苏北的广大地区,届时宿迁将全面建成“内外成网、通江达海”的高等级水运网络,成为新兴的苏北地区水运枢纽。
成子河船闸位于宿迁市泗阳县城郊。该船闸建成前,京杭运河从宿迁市穿境而过,与近在咫尺的成子河互相不连通,宿迁市以及徐州、山东方向的船舶进出洪泽湖-淮河方向,需绕行淮安境内。成子河船闸建成后,船舶可经过成子河航道直接进出洪泽湖,往淮河方向可节约航程90公里、少走半天时间,以常见的千吨级货轮为例,可节约燃油约2000元。据此获利的不仅是宿迁本地船舶,整个苏北地区以及山东、安徽、河南等周边广大区域的上万艘过往船舶均从中受益。
依托这条高等级航道,2020年,泗阳县成功引进了盛虹集团国望高科新材料项目,总投资达180亿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3亿元,可带动当地就业2万人左右。为“锁定”盛虹集团这个大客户,今年来,盛虹集团的产品配套服务商----绍兴大鱼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也纷纷前来与当地招商局洽淡投建生产基地等事宜,形成地方经济增长的虹吸效应。
成子河船闸管理处主任乔星介绍,依托京杭运河宿迁中心港,引进恒力集团项目,总投资230亿元;依托宿连航道沭阳段,引进桐昆集团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这三个项目均为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
宿连航道作为我省干线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北地区重要的水上集疏运通道,也是宿迁境内最便捷的出海航道,其建设对推进我省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地方物流成本、支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宿迁市将紧抓省委省政府提升宿连航道通航能力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工程变更等前期手续,将该市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枢纽中心,高效协同“四港联动”,有力支撑该市“6+3+X”产业发展,争做“四化”同步集成示范改革排头兵,带动形成沿河港口群、产业经济带和城市生态走廊,走出一条“以水兴产”“以水兴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党建文化引领服务提升
宿迁大柳巷船闸以“红船精神领航向,党旗猎猎映柳巷”为主线,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
对标“江苏特色、国内标杆、一流标准”的现代化港航强省目标,省厅提出要聚焦畅网络、强枢纽、提服务、促转型、优治理,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实施,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为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当好先行。
扬州芒稻船闸始终以服务船员为要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一直秉持“船员在我心中”的服务理念,到目前致力于打造“龙城舟驿”服务品牌,使得船闸管理工作中实现了“三优”(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三化”(服务规范化、过程程序化、质量标准化)。近两年,芒稻船闸再添多项殊荣:被评为“2018-2020年度省交通运输厅行业文明示范窗口”;“龙川QC小组”被评为“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在20多年蝉联“扬州市文明单位”基础上,成功创成“2019—2021年省级文明单位”。
常州丹金船闸自2013年11月28日运行以来,不断打造为民服务特色亮点,提升船闸形象,持续推进“3D幸福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以惠及船民、服务社会为方向,以“水、陆、空”为框架,提升业务水平、改进服务方法、优化服务质量,着力打造职工普遍参与、船民方便满意、社会高度认可的长效水上服务平台。2017年10月,丹金船闸“3D幸福门”服务品牌被评选为“常州市第四批窗口行业十佳服务品牌”。同时,船闸各部门多次荣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市妇联“巾帼文明岗”、团市委“青年文明号”、市交通局“先进集体”等各项荣誉。
据杨庄船闸管理所所长俞涛介绍,十年来,淮安杨庄船闸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促进服务功能多元化。逐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彰显先锋旗帜,组织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将服务常态化,免费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手机充电和电动车充电、常用药品和急救物品、周边生活指南、微波炉、爱心雨伞、智能垃圾站和油污水回收站、岸电设备等,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及时解决船员接电、用水、船舶维修等实际困难,疫情期间为船员提供代购药品、食品和船舶配件等贴心服务,把为民服务、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位。同时,该单位推出船头流动党史课堂、“船员读书角”、远调站红色影视放映点,开展“粉红丝带”行动、为船员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
奋进江苏,港航蹄疾。随着船闸建设、过闸环境、过闸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提升,江苏内河航运在聚力交通强省的基础上,风劲帆满,向着“通江达海”的梦想进发,实现江苏港航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王成之 王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