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我要上!不要怕!我能行!

——支援监管女警孙熠工作侧记
2022-06-15 15:52:29 来源:改革网江苏 

“我回来了!你人呢?”

“单位临时通知,派我去外地抓人!”

6月13日晚上,支援镇江市女子看守所的孙熠回到了家中,这也是孙熠自3月初看守所实施封闭管理后的第一次回家,本想给同为公安民警的丈夫一个惊喜,结果却以对方因公出差的失落收场。而这一切,孙熠也习以为常,因为自从去年11月底举办完婚礼后,孙熠就主动报名支援女子看守所,尤其是受疫情影响,镇江市女子看守所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包括支援民警在内的监管人员必须隔离在所上班,这对新婚夫妻近半年来见面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我要上!她说自己很年轻

“我要报名!”2022年1月13日,在镇江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群中,刚看到上级领导发了一条“号召女民警报名支援市女子看守所的信息”后,孙熠毫不犹豫地主动报名首批前往支援!

部门领导考虑到孙熠同志刚结婚,想让她多点时间陪陪家人,领导私下找到孙熠,让她从自身实际出发重新考虑并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孙熠毅然决然地跟领导说“ 我年轻,应该多锻炼,以后陪伴家人的时间还长!”的答复,孙熠立马写下了一份请战书,以表自己支援看守所的决心!

据了解,今年29岁的孙熠,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直在基层派出所从事户籍内勤工作,2021年因其会计专业,被调至市公安局政治部辅助用工处从事财务核算等工作。“虽说我之前没接触过监管工作,没有足够的经验,但我精力充沛,可以不断学习!”领导怕她中途打退堂鼓,工作热情受挫,找她谈话,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就这样1月17日,孙熠来到来这个面对荷枪实弹的哨兵、森严的高墙电网,冰冷的铁窗、长长的监区通道以及在押的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全新的工作环境中。

不要怕!她说自己是警察 

然而想象和现实总有一定距离,孙熠回忆起第一次进入监区,“看到一屋子在押嫌疑人打量着我,内心居然有一种恐惧感,只能不断地用‘不要怕!我是警察!’来给自己打气!”看到同事们熟悉地查监,对在押人员的内务卫生、行为习惯进行点评;给在押人员进行教育谈心、疏导困惑、分析案情,而自己一时间却手足无措,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所幸在师傅徐和平的带领,同事的悉心帮助下,孙熠开始慢慢上手,也渐渐适应了环境。

看守所日常的工作内容很多:两下监室,监控查询、内务管理、台帐记录、违规处置、看病就诊、教育谈心、风险评估,以及收押、提讯、巡视、投劳押解……每天工作节奏很快。值班时,孙熠经常半夜还要去“前台”完成收押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累,但却有种学习收获的充实感。”孙熠感慨到。

因为会计学的专业优势,细致成为她的工作特质,所以在工作上,孙熠总是能想在先、干在前、抓得细,主动打好“提前量”。正是通过这样的努力,半年多的磨练中,孙熠已然从青涩的“毛头丫头”转变成了监所抗“疫”战线上的“老战士”。

 

我能行!她说自己能处理

5月30日,天刚刚蒙蒙亮,监区院外叽叽喳喳的小鸟欢叫声已远远的从树丛中传来。此时,值班早起的孙熠正在看监区监控。昨晚值班比较忙碌,收押结束已接近0点,监室还有人半夜报告身体不舒服,她休息地晚,双眼充满血丝,但监控屏上每一个监室、每一名在押人员的每一帧图像,每一处闪动都清晰在脑海,整个监区的每一处声响都清晰在耳。

此时,她一转眼突然发现有一名在押人员在床上坐了起来,斜眼望向天花板叹了一口气。6点30,孙熠进入监区给在押人员发药,主动喊住了张某,“你最近睡眠不好吗?”,张某回应道:“管教,没事,我想找您谈谈心……”原来,张某前几天得知,其母亲去世了!“我母亲75岁了,之前一直身体很好的,当初我被抓来,她找不着我着急才突发脑溢血走的……都怪我,也没陪在她身边!”

那天孙熠敞开心扉,和所谓的“坏人”说了自己过世的外公,并开导张某:“在你母亲的心目中你永远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你承认错误,有勇气有担当,从此坦坦荡荡好好生活。”

事后孙熠还通过律师,让张某与她的哥哥取得联系,不久后她亲哥哥还寄来了家里的信和照片,照片上她们一家五口,祖孙三代同堂。她静静地摸着照片说,“你说得对,我一定要好好的,争取减刑,早日回家!”这也是孙熠进入监管工作后,独立化解在押人员心结,成功给予在押人员人文关怀的案例。(王坤)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