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淬炼“金准办”招牌 让企业办事不再“悬吊吊”

2022-05-10 16:30:23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四川成都市金牛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变企业“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聚焦“温度、速度、力度、深度”,打造全链式行政审批服务体系,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高寒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营商环境全流程体验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政务服务大厅上演:市民、企业代表等通过角色互换找“漏”找“茬”,发挥“啄木鸟”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增强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这是金牛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一个生动事例。

近年来,金牛区以便民利企、提升企业市民满意度为导向,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上下硬功,在企业服务上当好“店小二”,变企业“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聚焦服务“温度、速度、力度、深度”,淬炼“金准办”全链式服务“金字招牌”,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用户视角”

让政务服务“有温度”

近日,企业代表王先生在金牛区政务服务大厅过了一把“角色扮演”的“瘾”——分别扮演办事群众与窗口服务工作人员,体验了一场从“办证风云录”到“办证加速度”的跌宕故事。

“我以前去办营业执照,跑了好几趟好几个地方,心里还‘悬吊吊’的。”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服务周到,流程清晰,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处处为老百姓着想。”

近年来,金牛区坚持从“用户视角”出发,聚焦办事难、办事繁、不会办等问题,持续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创新,打造有温度、有效率的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金牛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胡雪蕾介绍,金牛区大力推动便利市场准入、打造至简审批、创优政务品牌。创新“证照分离”改革,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整合为“一件事套餐服务”,推出“首办责任制”等八项改革举措;推行“综合一窗”改革,实现企业注册登记、食药卫生等400余项业务办理“一口进、一口出”;推进“三通三最”“五减五优”利企便民专项行动,推出跨域办、就近办、容缺办、无感办等便民举措;组建“金帮办”专业化帮、代办团队,设立“红马甲”志愿者服务岗和服务专区,变“群众自己办”为“我来帮你办”。2021年,金牛区新增市场主体75,049户,同比增长13.69%;服务重大项目企业200余家,线上线下指导申请人超万余次。

彰显“企业思维”

让企业发展“有速度”

企业的发展,一头连着经济,一头牵着民生。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资金、招工等发展难题。为此,金牛区以企业发展的“痛点”就是政府服务的“支点”为出发点,聚焦“急难愁盼”,把普惠施策和精准扶持相结合,针对不同需求,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拨云见日”、阔步前行。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政策中最具“含金量”,市场主体受益最明显、感受最深切的政策。金牛区通过整合流程、压缩环节、精准辅导、“税务管家”等举措,实现政策红利精准入袋、减税降费直达快享。

“自启用智慧办税服务厅以来,金牛区依托数据分析对纳税人‘现场办’业务轨迹‘重现’,对部分纳税人需求精准画像,以此为基础梳理形成了62项高频业务清单,依托电子税务局推出38项全流程网上办业务,窗口取号量同比下降40%,今年一季度综合网办率达98.25%。”金牛区税务局纳服科科长刘姁姁介绍说。

据了解,2021年,金牛区新增减税降费15.62亿元,惠及超12万户纳税人缴费人。除减税降费直达快享外,2021年,金牛区还开展“线上+线下”信贷服务、稳岗就业援企减负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融资约35.03亿元;“蓉易贷”白名单数量居全市第一;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6场、提供岗位12.85万个。

突出“专精特新”

让产业服务“有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此,金牛区围绕“1+3+6”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完善“1+N”产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新经济“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计划,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国家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税务管家就通过大数据定位了我们是符合条件的受益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受益,让我们民营企业感到十分温暖。”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军感慨地说,2019年~2021年,公司已累计享受留抵退税超3000万元,不仅改善了现金流,还加强了研发,企业成功跻身行业领跑梯队,2021年获成都市“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立项支持。

“这种上门‘贴身管家’式服务,是一种高效的‘贴身’‘贴心’的政务服务,不仅让企业在家里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大红包’,更凸显了政府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金牛区行政审批局局长葛丽英说,金牛区还设立了“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专精特新”企业精准提供上门政务服务,最大限度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功能区”,有效提升了企业获得感。

据悉,金牛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产业研究院19家、众创空间4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20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开展“俊彦计划”,已吸引落户数十万各类人才。

创新“法治环境”

让政企沟通“有深度”

“请问,两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是同一个法人吗?”

“我们不太清楚新入职员工社保缴纳方面的事情,能否解答?”

在金牛区“创业者法律微课堂”微信群里,弹出几位创业者提出的问题。随后,这些问题将由资深律师为其一一解答。

据了解,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精准专业的法律服务,提升企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金牛区创新成立“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组建民营企业法治服务团,开发八大法治体检产品,为企业量身定制“体检报告”,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目前,该区已有102位优秀律师加入法治服务团,累计开展法治体检活动1000余次。

除“法治体检”外,金牛区还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涵盖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同时,建立长效完善的政企沟通机制和渠道,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石。”葛丽英说,金牛区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引导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起了公平竞争、智慧便利、集约高效的企业优质发展环境。

金牛区已连续三年在成都市营商环境测评中排名五城区第一。2021年,全区市场主体突破42.7万户,居四川省第一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1%,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达1472.9亿元,连续32年领跑成都市五城区。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