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西-中国改革报看江西,江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抚州东乡:以党建引领蓝莓产业发展

2022-05-08 10:34:46 来源:中国改革报江西记者站 

□中国改革报江西记者站 李黄安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大力实施农业立市战略,以工业思维推动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和形成“党建引领蓝莓产业发展”机制,采取“一统筹、双拉动、三联合”模式,推动蓝莓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带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共同富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东乡区各乡镇(场)蓝莓种植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区委统筹 高位推动 增强组织保障

强化党委领导,以上率下。区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外出考察学习,对蓝莓产业发展前景及与东乡的适配性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并邀请吉林农业大学考察团赴东乡东腾蓝莓产业基地考察,邀请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团队实地指导,增强技术支撑。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蓝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蓝莓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工作。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召开多次蓝莓产业发展推进会。

注重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由东乡工创投集团与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9∶1”股本比例,合作成立江西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东腾蓝莓产业园、圩上桥镇何家村蓝莓产业园分别打造规模5000亩、1000亩的蓝莓示范园。同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党员在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培育亮点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推进蓝莓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积累了经验。

做到统筹推进,全域铺开。紧紧围绕“每村百万基金、建设百亩基地”目标,按照乡镇政府负责土地流转、村办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的模式,在珀玕、马圩、虎圩等乡镇先行先试。同时,及时召开全区蓝莓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全区各乡镇(场)整体推进。

加大政策扶持,保障有力。设立“东乡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专门要求该基金作为蓝莓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实现全区“每村百万基金、建设百亩基地”的目标。出台《关于加快全区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规范引领乡镇(场)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区领导挂点帮扶制度,帮助协调解决该村蓝莓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压实区直单位和“连心小分队”结对帮扶蓝莓产业的职责。

注重人才培养,固本培元。采取现场教学和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蓝莓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用于直接培训各级党员干部。各村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邀请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动员、业务培训。同时,引进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有限公司,根据蓝莓发展规划和种植农艺需求,开展适合蓝莓产业的农机装备、智能化农具、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严把四道关口,提高质量。严把基地选址规划关口。制定“蓝莓基地选址及园区规划要求”,严格选址,合理基地规划,及时进行土壤检测,制定差异化的改土施肥方案。严把基地种植关口。制定乡镇(场)基地验收实施细则,细化苗木种植标准,从清杂清表,改土培肥,旋耕起垄,苗木定植等环节入手并严格落实。严把基地管护关口。制定乡镇(场)基地管护等次考核实施细则,量化细化管护要求,每月将管护等次在行政中心LED大屏上展示,并将管护等次考核结果通报给挂点区四套班子领导。严把协调服务关口。坚持每月提前下发管护要求和流程,提供技术指导,对落后的基地,开出针对性“管护”药方。

细化保障措施,有效激励。出台《东乡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把蓝莓产业发展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基层党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将蓝莓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镇(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示范户等评比活动,把推动蓝莓产业发展情况作为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结合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和红旗党支部创评活动,推出一批蓝莓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样板村”,形成村村作示范、党员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双百拉动 赋能增效 强化发展保障

百亩基地建设拉动。在全区15个乡镇(场)132个村、分场合作建设“蓝莓产业基地”,每村基地面积为100亩,由乡镇(场)在辖区内统筹解决进行集中联建。乡、村两级负责基地建设所需土地资源的流转,入股企业负责基地的开发实施,生产销售、技术及日常管理。

百万基金扶持拉动。通过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主导、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参与,设立“东乡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金”。该基金由区农商银行负责统筹整合1.32亿元的贷款资金作为东乡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区政府按照1:8落实担保资金,同时为村办公司贷款提供10年财政贴息,各村办公司按照贷款流程后获得100万贷款,为发展壮大蓝莓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目前,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授信,获得100万元发展基金。

强化发展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主动、乡村主角”的联动机制,为蓝莓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坚强保障。结合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农村可经营性资产进行梳理、统计和量化,以乡村为主体,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农民手中零星的土地、荒山、林地流转过来作为发展蓝莓产业的载体。积极做好蓝莓产业发展过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办证、产业基金管理和拨付、项目资金扶持、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共同为蓝莓产业发展构建起强大支持和保障。

三方联合 凝聚合力 助推乡村振兴

乡镇联通。坚持强化组织领导,把蓝莓产业发展作为“书记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蓝莓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区形成一盘棋,切实做好蓝莓产业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等服务工作,合力推动蓝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谈思路、谈想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成功探索一批“党建+蓝莓产业发展”模式,如黎圩镇党委开展“党旗在蓝莓基地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联合村“两委”开展蓝莓种植,虎圩乡党委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一对一、一对多”帮扶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带头做好蓝莓栽植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村企联合。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推行“企业+党支部+村办公司”模式,由村党组织书记任村办公司负责人,统筹整合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并由企业统一进行种植技术培训,为后期管护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技术人员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推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发展上。

党群联动。在村党组织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合力攻坚,抢抓栽种时机,参与基地建设管理、果苗管护等工作。同时,村“两委”干部负责组织、引导、服务、宣传等工作,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发种植,发展庭院经济,并建立“五方联动”(农户+村集体+公司+社会+政府)订单式蓝莓产业后扶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户种植蓝莓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朱晓]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