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五位“60”后的倾心坚守

2022-04-22 15:22:32 来源:本网专稿 作者:高宝玲 于子雄

改革网哈尔滨4月22日讯(高宝玲 于子雄)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机动一大队有这样五名“60后”的老同志,他们的年龄都已近60岁,加在一起快满300岁了,其中,党龄最短的也有34年,他们就是冯展楼、张喜善、周安文、龚敬、邓伟权。

他们,都曾风华正茂、青春热血,用勤奋拼搏诠释无限忠诚;

他们,都曾披荆斩棘、冲锋陷阵,用果敢正义守护百姓平安;

他们,都曾走过艰难险阻,有过丰功伟绩,英勇善战谱写胜利凯歌。

今天,他们依然着装严整,精神矍铄,冲在一线,执着坚守,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

不忘初心 不移其志

践行军魂铸警魂——冯展楼

从军二十九载,入警十三年,无论在军营还是在警营,保家卫国、守护人民的使命从未改变。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岗位变了,初心依旧。他就是巡特警支队机动一大队一中队一级警长冯展楼。冯展楼,1962年生人。大队“80”“90”后的年轻同志都叫他“冯叔”,是尊称,更是对他一身“本领”的敬仰。

2020年建军节前夕,冯展楼荣获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他感慨道:“我人生最绚烂的年华是在军营度过的,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在这里,我知道了使命重大,学会了责任担当!”从警13年,冯展楼在干中学,学中思,思中钻,在实践中探索前行。每天与百姓零距离接触,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更新观念,脑补业务,思考方法,快速适应岗位需要。冯展楼克服年龄大、身体弱等困难,出色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曾赴全国多地执行任务10余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并多次受到嘉奖。

一次,冯展楼额头上长了一个肿物,疼痛难忍。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手术。术后,医生让他半个月后来拆线,谁知在这个接骨眼儿上队里接到了新任务,需要他紧急前往天津,但鉴于他的身体情况,队领导很纠结。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向顾全大局、冲锋在前的冯展楼二话没说,主动请缨,带着刚手术四天没来得及拆线的刀口,连夜驾车从哈尔滨赶赴天津受领任务。直到任务结束后,冯展楼才到天津某空军医院拆线。机动一大队大队长朱春生每次提起这件事时,鼻子总是一酸:“我们在老冯身上时刻能看到军人的影子,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忠诚无私的奉献精神真的让队里的同志们佩服。”

作为一名老党员,模范带头不能忘,廉洁自律不能丢,无论是身在何处,冯展楼都是以规行矩步的作风,踏实努力的干劲儿,砥志研思的志气,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平凡岗位 担当有为

谱写不凡的多彩人生——张喜善、周安文

张喜善,1963年生人,机动一大队一中队四级高级警长,多次受到哈尔滨市公安局嘉奖。大队里,只要你一听到洪亮的“山东音”,顺着声音一定能看到张喜善的身影,他把山东人朴实、善良、风趣、幽默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张叔”,也有很多跟他“混熟”的人喊他“老张头儿”,他非但不生气,反而更喜欢这个“没大没小”的称呼——“挺真实,不外道。”

2021年12月10日,队里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派两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执行临时任务。大队长朱春生看着人员花名册,眉头紧皱,这次勤务周期长,会很辛苦,派谁去呢?这时大队长朱春生的电话铃响起:“朱队,几点到哪里集合?”听着电话那头的“山东音”,大队长朱春生明白了,但心情久未平静的是对这位即将退休还依然执着坚守的老同志主动请缨的感动,勇于担当的敬畏,积极工作的点赞。

2020年6月9日,机动一大队一中队获得线索:犯罪嫌疑人穆某等人将在哈尔滨某酒店展开养生宣传会。据了解,2018年初,穆某带着三名亲友,以中药火罐治百病为幌子,吸引了众多受害者,最终演变成了一个特大的传销团伙。案件发生后,这个非法传销团伙被成功摧毁,但此时穆某等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不知所踪。对此,广西警方将四人列为网上逃犯。张喜善和队友接到任务后,立即赶往某酒店并守在会议室门口,及时控制屋内所有人员。别看他年龄大,但眼尖、手快、腿勤是他办案时的最大特点,经过一番寻找后,张喜善穿过人群将台上的三名讲师穆某、栾某和班某当场抓获,随后又和队友赶到最后一名逃犯家将其成功抓获。

周安文,1962年生人,巡特警支队机动一大队二中队四级高级警长,曾多次参加大型安保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周安文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他可是个关键时刻冲得出,功奖面前闭门关的人。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这岁数了,还是把荣誉留给年轻人吧。”周安文工作起来从无怨言。2021年12月10日,周安文在队里人员紧张、新任务又接踵而至的情况下,立即收拾好背包赶赴执行临时任务。12月18日,由于工作劳累导致周安文血压高达210,直接晕倒在了岗位上,被紧急送往哈医大一院治疗。入院第二天,病床上正在输液的周安文还不忘工作,担心没人接替自己,直到领导的一个慰问电话才让他安心治病。入院8天后,医生告诉病情稍有好转的周安文可以出院,但必须在家休息一周才可上班,并嘱咐他要随时监测血压,每日按时服药。结果,周安文出院第二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他说:“我哪有心在家休息啊,大队同志们都被派往不同的工作岗位执行任务去了,我得回来坚守岗位啊,多个人多份力嘛。”

立足岗位 履职尽责

甘洒热血筑忠诚——龚敬、邓伟权

龚敬,1962年生人,机动一大队二中队四级高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2次被评为市局先进个人。

龚敬,人如其名,为人做事有章有法,虽不多言,但他却是队里名副其实的早班岗“代言人”。每天早上7点30分,你都会准时看到他身着“敬业服”,笔挺地站在岗位上。他所在的二中队担负着重要工作任务。每天早7时30分,他开始站第一班岗,是冬季一天中温度最低、气候最冷的时候。寒风凛冽,锥心刺骨,在外面站上5分钟就会全身打透,冷得要命。可就是这样的早班岗愣是被龚敬“抢”到了,他说:“我不怕冷,我上第一班岗”,这再简单不过的一句善意的“谎言”,还原了他不怕辛苦,迎难而上的老党员本色。

2016年,龚敬的爱人患上了肺栓塞,自理困难,每天需要定时吸氧、服药来维持病情。尽管这样,但龚敬从不给组织添麻烦,他克服家庭困难,每天很早为爱人准备好早饭和午饭,然后急忙赶到队里上第一班岗,无论严寒酷暑,从不迟到早退,默默无闻,毅然坚守。

2022年3月,龚敬正在执勤时,突然接到辽宁老家的电话,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但因工作原因,勤务在身,龚敬强忍悲痛,顾全大局,瞒着组织,毅然抉择工作当先,没能送上母亲最后一程。今年5月25日,龚敬即将退休,30多年的从警生涯中,他问心无愧,但对母亲,却抱憾终生。

邓伟权,1962年生人,机动一大队三中队四级高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市局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

机动一大队有这样一位老民警,执勤时的“单警装备”永远比战友们多两样——护腰带、“暖宝宝”。“这可是我工作时的必备‘神器’”,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的老民警邓伟权如是说。言谈间竟没有一丝苦诉之意,听起来倒是为这两个物件儿感到骄傲。邓伟权因为腰不好,每天都是带病坚持工作,一班岗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他从不因年龄大、资历老、警龄长自居,每天早早来到队里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拖布打扫卫生,年轻的同志看到了都拦着不让他干,可他却坚持说,老胳膊老腿活动活动好。从警30年,邓伟权始终以对党的无比忠诚作为自己从警路上的信念支撑,笃定前行。

邓伟权是位文艺爱好者,他曾多次代表支队参加省、市级文艺演出,引吭高歌,一展风采。中队里,经常能听到邓伟权那浑厚的男中音——整理着装时、打扫卫生时、上下岗的路上都能听到他哼唱的声音,他的歌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他的歌声传递正能量、催人奋进,他的歌声饱含深情、蕴蓄力量,他的歌声带着满腔赤诚,唱响巡特警奋进的主旋律。他的乐观向上和老警身上那股子干练犀利的劲儿,无时无刻不感染着身边人。邓伟权始终把岗位比作舞台,用实际行动在公安事业这个大“舞台”上体现着自身价值,发挥着余光余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大队长朱春生曾几次感慨道:“大队这5位老同志,马上退休了还铆足了劲儿带病坚守岗位,工作中不仅有激情、有韧劲,更有办法、有实招,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是我们全体民警,特别是青年民警思想上的引领者,行动上的指路灯。”机动一大队全体民警将进一步筑牢忠诚、感恩奋进,履职尽责、担当务实,为实现巡特警队伍新跨越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郑东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