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讯(曾平 黄振国)4月15日下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迎接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改革专场在贵州省新闻发布厅举行。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肖章杰同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安银基同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东同志,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腾刚同志出席并作发布。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何云江(左一)主持发布会。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肖章杰同志介绍五年来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肖章杰
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推进改革与疫情防控、改革与发展稳定,努力多做创新性探索、多出制度性成果,全省改革蹄疾步稳、全面发力、纵深推进、亮点纷呈,为实现贵州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
中国改革报记者提问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对标中央,抓实抓好改革谋划部署。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深改委共召开会议26次,审议议题124项,坚决做到了中央有部署、贵州有行动。
二是以上率下,强化担当压实改革责任。坚持“一把手抓改革,改革抓一把手”,建立省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制度,2019—2021年共领衔68项重大改革项目。
三是试点先行,激发全社会改革创新活力。开展“一市一示范”和“一县一试点”改革等,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群众认可的改革“名片”。发源于六盘水市的农村“三变”改革在全国推广,2017—2019年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安银基答记者问
四是完善机制,狠抓改革任务推进落实。大力宣传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我省改革的创新实践,18篇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单独刊载,采用篇数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巨大,是贵州唯一进入全国10强的政务微信公众号。
二、统筹推进落实各领域改革,形成一大批实打实、沉甸甸的改革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截至目前,贵州全面深化改革“八本账”任务完成并销账3231项。
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东答记者问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深化。聚焦“四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社会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88.7万户,净增168.6万户。强力实施“强省会”行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城镇化率提升近11个百分点。“三大国家级试验区”改革试验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全国第一,实施“揭榜挂帅”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二是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构建完善有效的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全面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方式和监管方式,深化对口帮扶、定点扶贫改革,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全省66个贫困县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
三是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机制建设,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化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和文艺院团改革,高规格高标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
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腾刚答记者问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机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成为全国最早省份之一。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体系,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连续5年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全面强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服务管理模式获中央政法委推广,命案防控成效取得历史性突破。建立定期听取信访突出问题汇报制度,省级领导包案督访和各级领导包案化解等多项改革措施获得中央肯定。
四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亮点纷呈。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设立“贵州生态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和幅度均居全国首位,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12%。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3%,降幅居全国前列,2021年绿色经济占比达45%。牵头建立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首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4项重点任务,贵州省13个方面3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获国家推广。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
五是政治和党的建设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开展地方立法监督的体制机制,协商民主制度化改革加快推进,创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功能有效发挥。法治贵州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全国第一批司法体制四项改革试点任务,为全国司改提供“贵州样本”。制定系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措施,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人才日”等服务机制,颁发首届“贵州杰出人才奖”,创新年轻干部培养制度建设。组建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建立党委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区政治生态状况、听取重大案情情况汇报的制度。强化派驻监督,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派驻监督和巡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