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四川天府新区:在唱响“双城记”中崛起

2022-03-07 15:47:42 来源:中国改革报 

2021年经济总量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突破4000亿元,跃升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西部(成都)科学城

天府实验室

秦皇湖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兴隆湖

独角兽岛

超算中心

兴隆湖湖畔书店

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李凌晨朱婷

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在70.1%的生态绿地簇拥之中自然生长,践行“公园城市首提地”使命的四川天府新区,已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未来之城。如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的赋能之下,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加快集聚科技创新策源核心功能,覆盖创新全链条的天府实验室、纳入国家超算体系的成都超算中心,集研发与转化为一体的新型空间载体……

2021年,四川天府新区经济总量再次跨越新的千亿级台阶、突破4000亿元,综合评估跃升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公布实施,作为成渝“双核”中“极核”之一的四川天府新区被赋予了新历史使命。四川天府新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打好“组合拳”、唱好“双城记”,加快探索城市功能导向下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路径,努力构建形成核心功能各展其长、基本功能优质均衡的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新格局。

发挥“旗舰”作用

协同打造“增长极”

中央有部署,川渝有行动,新区有作为。2021年4月,四川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成立八大产业旗舰联盟,旨在促进资源双向开放,推动成果双向转化,共同构建区域融合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联盟的成立开启了川渝以四川天府新区等为“旗舰”务实创新合作和共谋未来发展的新时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据了解,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四川天府新区坚持“一个城市组团就是一个产业功能区”,自北向南布局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等3个产业功能区,构建起以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为重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成都科学城布局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落地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22个,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聚集中科系等国家级科研院所25家,引育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54个……

兴隆湖东南两公里处、被称为“蓝宝石”的成都超算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成功跻身全球前十。“成都超算中心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能力,有力支撑西部科学城的建设,提升成渝地区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项目的能力。”成都超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据了解,在四川天府新区,一批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能级科技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下一步,四川天府新区将坚定以《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引,与重庆两江新区等一道,进一步促进资源双向开放,推动成果双向转化。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和重点产业“强链”,全景式谋划“重点产业链+协同产业链+特色产业链”培育路径,深化“飞地园区”“工业楼宇”等模式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创新探索“投促+产投+科创投”专业化运营模式,着力构建高端产业“项目—载体—场景”多维图谱,实现做优做强“现代产业旗舰功能”、高位打造经济增长极,推动构建“江天一色”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聚焦提能升级

创新建设“主引擎”

在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厅的观景台上,兴隆湖的美景尽收眼底。作为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窗口”,这里平均每天要接待十几批参观者,解说员们用中英文向全球来宾介绍着这里的“前世今生”。

初春时节,阳光映照下的兴隆湖波光粼粼,沿湖布局了清华能源四川互联网研究院、华为鲲鹏、海康威视等30余家高能级科创型企业、50余家研发机构。在这里,科技与自然之间巧妙融合。

经济要发展,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揭牌,标志着四川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成都科学城自启动建设以来,形成‘一中心两地’‘一岛三园’功能布局。”成都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中心”即鹿溪智谷科学中心,集中布局中科院、中物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两地”是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等两基地,集中布局大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岛三园”是指集产业、办公、休闲、商业于一体的独角兽岛以及兴隆湖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园、凤栖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新兴智能制造产业园。

根据《规划纲要》,成都与重庆将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其中,四川天府新区将建设国网信产集团国网信息通信云网产业基地项目、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成渝全域高水平创新发展。2021年,四川天府新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0.8项,同比增长55%,新区技术合同登记额合计达到74.37亿元,同比增长85.93%。

成都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四川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四川天府新区承载着创新策源功能以及赋能平台的功能。作为“未来之城”,做强创新策源极核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策源“动力源”,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将加强“四区”联动,共建成渝科创走廊,打造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科学高峰”和“科技高地”。

创优营商环境

赋能共筑“新高地”

此前有这样一条网络视频备受关注:视频里七张卫星图记录了天府总部商务区的快速成长。从一块用黄线框起来的示意图到如今不断刷新的城市天际线,四川天府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天府总部商务区实景呈现。

据了解,作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天府总部商务区自设立之初,就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赋予“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已落地招商局、中电建、日本神户医疗、传化等总部项目55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签约项目数和投资额均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

速度和质量的背后是四川天府新区对于《规划纲要》创新实践创优营商环境、赋能共筑“新高地”的生动诠释。从事家装行业的李先生来到成都6年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由于业务需要,成渝两头跑几乎成了李先生的生活常态。而“川渝通办”业务的开通帮他解决了大麻烦。2021年12月,成渝两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同步推出中国公民因私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同城化等一系列便民新举措。目前,“川渝通办”已增至38项业务,在四川天府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川渝通办”专窗已办理事项1000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5日,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天府中央法务区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挂牌,其建设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特别案例”。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四川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将加强在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领域的合作。在创新实施2021年营商环境“3.0版”148条改革举措基础上,围绕赋能共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把成都营商环境4.0版抓实落地,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地区。

创新价值转化

建设幸福“公园城”

“四川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18年2月11日,“公园城市”这一未来城市发展理念,在四川天府新区“首提”。

依麓湖而建的麓客岛上,线条独特的建筑与生态用地相融,小岛动物农场里羊驼、山羊、土拨鼠在原生态的环境里与游客互动,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这里生活就像是住在未来。”正在麓湖公园马术俱乐部练习骑术的林女士感慨地说。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四川天府新区坚定践行公园城市营城理念,将沿街布局的传统营城转变为沿河、沿湖、沿绿布局,大力实施通风廊道管控、全域森林化、流域生态修复、特色地形保护四大工程,形成显山露水的城市天际线。人们走出家门、走出办公楼即进入公园,高效工作与安逸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城乡无处不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公园城市。4年多来的公园城市建设,四川天府新区一直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2021年12月23日,成都科学城“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四川主导建设的4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天府永兴实验室聚焦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能及固碳三大研究方向,致力通过对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利用来服务城市发展。

2022年2月12日,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一一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指标。

“兴隆湖畔,有你不再孤单,每个夜晚,总有你的歌声陪伴。天府公园,和博览城紧紧相连,昂首阔步,走在世界前沿……”一首《我的家乡天府新区》唱出了四川天府新区人的自豪。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中找位置,在全省协同发展大局中强担当,四川天府新区激情昂扬。(本文配图由四川天府新区党群工作部提供)

 

[责任编辑:何子蕊]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