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养助残“点亮”残疾人拥抱幸福生活梦想

2022-02-18 23:22:41 来源:本网专稿 

河北省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在脱贫攻坚战中走出一条重度精神残疾人家庭脱贫增收新路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是精神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解决这类人群的脱贫问题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河北省衡水市残联于2008年2月依托衡水京大心理康复医院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集中式托养康复工作,为全市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辅助性就业等服务。衡水市通过建设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托养中心”),在脱贫攻坚战中走出了一条重度精神残疾人家庭脱贫增收的新路。回归社会的残疾人通过服药,病情长期保持稳定,很多人实现了就业。在托养中心的残疾人,有的也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比如,在托养中心进行劳动、生产等工作,每月也会有几百元的收入。通过集中供养、科学康复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的家庭成员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中,真正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标。

主要做法

康复,靠真情温暖心灵、靠活动练就技能。

托养中心接收的大多是家庭贫困的精神、智力残疾人,他们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治病、也要治“心”,既要扶贫、还要扶“志”。而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能治愈心灵,还能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

托养中心之前举行的“吉庆婵娟乐购盈篮”庆双节活动就备受欢迎。半天的活动时间,所有的工作人员整整准备了一个多星期。活动内容主要有唱红歌、代币购物、各种趣味游戏等。“中心托养的都是精神和智力残疾人,为了把康复治疗元素加到活动里,我们也是绞尽脑汁。”托养中心主任李双艳说。

托养中心一直在实施代币治疗,托养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或者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又或者是较之前有了进步,将给予代币奖励。他们可以用得到的代币“购买”自己喜欢或需要的物品,增加社会互交能力。

有个病情很严重的残疾人朋友拿着用代币买来的零食分享给大家,脸上带着平常少见的灿烂笑容:“这是我自己挣的钱买的,可好吃了,你尝尝。”

康复活动贯穿整个疾病过程,托养中心的康复治疗师们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性活动锻炼精神、智力残疾人的生活、工作、休闲能力,发挥患者身心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就业,靠劳动摆脱贫困、靠双手撑起家园。

托养中心的医师们心里清楚,不同的残疾人需要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很多人并不是不会做或不能做,就是单纯不做。为了能让他们尽量保留自身的功能,医师们要通过一直的督促引导,改变其认知、培养习惯、重塑角色、树立自信,让他们慢慢认可自己,并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激励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今年27岁的张翔(化名)是一位精神残疾人,父母离异,妈妈独自带他长大。开始家里生活还算过得去,妈妈在村子里打零工,家里还有几亩地,每年下来也有几千元收入。自从他患上精神疾病后,不但需要持续服药,而且性情变得暴躁,有时进入恍惚状态,会不自觉地走丢。母亲为了照看他,零工不干了,地也荒了,靠低保金度日,生活条件每况愈下。自从把他送到托养中心后,享受贫困户帮扶政策,不仅减免了大部分托养费,一日三餐也吃得比以前丰富、有营养。妈妈可以腾出手来忙农活,农闲时还能外出打工,家里日子也越来越好。

在托养中心5楼的工疗房间内,49岁的刘春红(化名)正在编织手工工艺品,她坐在那里看上去和常人一样。但因患有精神疾病,以前被叫“疯婆子”。刘春红30岁那年,丈夫死于车祸,留下两个上小学的孩子由刘春红一手带大。眼看两个孩子就要学业有成、走入社会,她却患上了精神疾病。孩子无奈,只好辍学在家照顾。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刘春红的病也让一家人没有了收入来源,正在一筹莫展之时,精准扶贫让刘春红一家窘困的生活打开新天地。住进托养中心后,在科学用药及康复治疗的帮助下,刘春红的病情很快好转。她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还主动帮助其他残疾人收拾房间、打水打饭。除了每天定时吃药、按时康复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疗房间内。仅一年,刘春红靠编织就挣了3000多元,加上低保等收入,她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不拖累孩子了。

脱贫要靠勤劳的双手,也要有好政策“加油打气”。身陷贫困的精神残疾人及其家人,在托养中心一系列扶残助残政策的帮扶下,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李双艳说,之所以鼓励张翔、刘春红等人参加农疗、工疗的工作,是希望他们有一天可以出托,能打一份工、种好家里的地,也算自力更生了。

回归,靠信念撑起人生、靠坚持赢得认同。

精神、智力残疾人由于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工作技能,大部分人都难以参与正常的生产生活。想解决精神、智力残疾人员的康复、就业等问题任重道远。

李双艳一直从事残疾人托养工作。她表示,残疾人托养确实让残疾人本人和他们的家庭脱了贫,过上了小康生活,托养中心工作人员的辛苦也没有白费。

托养中心同时也成立了回访指导小组,定期对回归社会人员进行回访,在康复措施、用药规范、社会适应、心理调节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让残疾人感受到“出托不出指导,回归不离康复”。

出托残疾人中,李双艳印象最深的是小信(化名)。小信家中有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和疾病缠身的婆婆,自从2017年小信患病后,丈夫既要看着她还要照顾家里,一家人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然而,困难的日子终将迎来转机。在托养中心一年的治疗和康复后,小信病情稳定,顺利出托。出托后,小信面试成功,顺利被镇上的一家皮毛加工厂录用。

李双艳表示,为了帮助更多精神、智力残疾人实现从辅助性就业到正式劳动就业的转变,近年来,衡水市残联和医院积极探索,引入社会机构资源,对接爱心企业,依托托养中心前期的辅助性就业培训,探索出治疗、康复、培训、实操、上岗的托养新模式。

从托养中心走出去的残疾人,或接受培训、上岗就业,或奋发创业、脱困自强,都书写出了精彩人生篇章,点亮了拥抱幸福生活的梦想。

经验启示

提高政治站位,认识精神、智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残疾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就业是一个尤其要关注的问题。为了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保障残疾人劳动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要给予扶持优惠和保护。但残疾人,特别是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就业前景依然不容乐观,求职就业依然是很多精神、智力残疾人及其家庭担忧的问题。

李双艳表示,当初由托养中心牵头、通过多方合作建立起的工疗车间、农疗基地,就是想让精神、智力残疾人在从事力所能及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体现出自身价值,让他们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让他们工作的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有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们对人生怀抱一份积极的希望,让生命更有价值、有尊严。

看清精神、智力残疾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面临的形势。

精神、智力残疾人劳动效率低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经过了培训,但精神、智力残疾人目前的劳动能力还不足以进入到工厂车间进行生产工作,只能是针对残障员工的具体情况,拿来适合的半成品让他们进行再加工。李双艳坦言,精神、智力残疾人现阶段能创造出的价值相对较低,需要社会和一些爱心企业更多地支持和接纳。相对其他类型的残疾人而言,精神、智力残疾人面对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大。她表示,会通过科普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正确看待、理解和接纳精神、智力残疾人,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尽力开创和挖掘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

大胆采取措施,开拓残疾人就业途径。

“好走的路,我们要顺着走;不好走的路,我们要趟着走;没有路,我们就踩着走。”这是李双艳在残疾人就业总结会上的讲话。残疾人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不认可,怕降低产品质量、耽误生产进度;另一方面在于残疾人劳动能力有限,就业技能短缺。对此,托养中心将入托残疾人的能力和经验进行汇总分类再培训,制定精准的就业计划和推进措施,为每位残疾人制作“求职简历”,向企业定向定岗输送残疾人。同时,还将企业家们请进托养中心,深入工疗车间考察残疾人的工作情况。通过现场观摩、产品检验、工件对比等措施,让企业家们了解、认可他们的能力。“这群残疾人能把工件编制的如此精细,还能保证产量,很令我敬佩。”很多企业家表示,将产品的一部分生产环节交给残疾人做,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双赢”的举措。

对于精神、智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托养中心不仅要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全社会也要为他们创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一个非歧视性的就业环境,每家企业、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心,精神、智力残疾群体就一定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只要人人都参与进来,残疾人事业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本专栏稿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提供,本专栏稿件刊毕)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