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安县公安局“一门通办”工作见成效

2022-02-14 11:36:47 来源:本网专稿 

本网讯 记者王也报道 吉林省农安县公安局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工作,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农安县委、县政府关于“减少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等部署要求,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公安“一门通办”综合服务窗口,为方便群众办事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了解到,公安政务服务是政府政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以来,农安县平均每年业务量达到40余万笔,即使有疫情期间的2021年仍达到了8万4千余笔。2018年末,农安县公安局在户政、出入境和行政审批等工作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来,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在实际综合审批服务工作中,距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差距还很大,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仍需再一次压缩审批时限,砍掉不需要的审批环节”的具体要求,公安系统立即行动,迅速改、彻底改、全面改。

农安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海升(左一)

农安县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以农安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海升的领导下,不等不靠,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迅速成立了“一门通办”工作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胡海升要求“一门通办”试点工作坚决出成效,总结出可复制的经验。

公安局党委第一时间讨论通过了《农安县公安局“一门通办”窗口服务实施意见》,并设立考核办临时机构,予以督导各项事务。局领导分片包干,带领户政、出入境、交警、治安等警种的中层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研判形势,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便民服务工作的整体部署。并要求各警种凝心聚力,克服困难,从思想上克服为难、推拖、守旧情绪,上下达成共识,提升创新服务理念的软实力。

窗口合并、人员整合是农安县公安局在解决硬件上克服经费紧张的瓶颈性问题,在人员思想上解决了为难厌战情绪,形成了管理规范。首先是警种联动,确定高频服务事项。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承诺了就要兑现”指示要求,县公安局首先选定了户政、出入境、交警等警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高频事项22项纳入综合窗口办理。

二是破解难题,人员设备一应俱全。设立综合窗口面临的难题是窗口民警要熟练掌握各警种窗口服务业务,为了节省警力,抽调了户政、交警、出入境6名兼职民警,全面学习其余警种窗口业务,轮值综合窗口。为了厉行节约,坚持设备随人走的原则,将抽调民警原单位使用的办公设施带到综合窗口,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的浪费。同时,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胡海升同志还亲自联系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借来2套价值30万元的前台自助办理业务设备,减少了单一依赖人工办理的压力,整个试点工作启动资金不足3万元。

三是简化模式,管理机制力求固化。在窗口抽调民警的管理上实行了“1+N”的模式,即统一由县局行政审批办公室领导,由多个警种进行业务指导,确保窗口人员从“专业人员”变成“全科人才”,由“一门通办”向“一窗通办”转化。

窗口优化整合后,这个局在审批流程、批件传递、责任划分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减少群众跑路环节。为方便快捷,优化流程,开启了三种审批模式,即依据“一门通办”事项清单,围绕以“前台受理并审核审批为主,前台受理、业务部门审核审批以及前台收件、业务部门受理并审核审批为辅”的三种审批模式,确定“一门通办”流程,将受理权、审核权、审批权进行责任划分,落实到人,最大限度优化流程,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

二是拓展服务清单,前台业务能进必进。针对我局进驻“一门通办”的户政、交警、出入境等警种,采取梳理“必选清单+自选清单+服务清单”三个清单的方式,实现“应进必进”,在“必选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了各警种证明类、备案类等政务服务事项的“自选清单”和业务查询类等便民服务事项的“服务清单”,目前除涉及户政、出入境、交警等警种的22项业务外,治安、环侦、网安的28项业务均可全部进入综合服务窗口。

三是保留辅助窗口,警种窗口各司其职。为避免一次性同时办理两项以上业务的群众多次排队等候,把综合窗口提供给这类有需求的群众,避免办理单一性业务的群众扎堆综合窗口,根据综窗警种业务量,设立了交警辅助性窗口,用实际来诠释综合窗口的真正含义,把好事办好。

农安县公安局作为全省公安机关“一门通办”七个试点单位之一,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经过全警努力,取得了初步效应。一是集思广益,执行效率得到首肯。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坚持立行立办,在硬件设施投入、人员选调配备的同时,还组织编印《农安县公安局“一门通办”办事指南》,办事效率和做法得到了上级公安行政审批部门的表扬和认可。

二是勤政为民,各项措施得到赞扬。“一门通办”业务开展以来,免去了同时办理不同警种业务的群众多跑腿、多排队的麻烦,实现了不找警种,一个窗口,一次排队、一次办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三是媒体宣扬,服务模式得到推介。“一门通办”的窗口服务模式开展后,《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长春日报》、《长春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局改革服务模式的做法予以报道,吉林省政府政务网也做了转载。

在下步工作中,农安县公安局将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开动脑筋,扩大服务范围,福祉于民。一是发挥优势,网上网下共同发力。利用“互联网+公安”平台能够联通互联网和公安网的优势,发挥平台预约作用,既提高综合窗口的办公效率,又能提升“互联网+公安”平台的利用率,从而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门通办”。

二是建言献策,整合平台一网发力。综合服务窗口受多个办公平台的制约,办事效率还不尽人意,下一步将建议上级公安部门探索研发按照户政、交警、出入境三大警种的综合业务受理平台和数据采集与共享终端,实现统一平台受理,一个账号或数字证书登录,集成一套通用外接设备,满足“一门通办”窗口民警受理多警种业务的快捷需求。同时,在政策规定允许的情况下,探索研发户政、出入境、交警等多警种业务于一体的自助受理机,提高技术支撑含量。

三是全盘考虑,增设网点多点发力。试点成熟后,将首先在农安县合隆镇派出所或交警中队开展“一门通办”试点服务,陆续选择人口密集的大集镇设立“一门通办”服务中心,尝试在大型商场设立“一门通办”服务站。

公安“一门通办”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不明确因素,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下一步,县公安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好“五大战役”,实现“九大突破”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便民利民献力,为优化农安县的营商环境助力。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