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再进一步

2022-02-09 11:22:41 来源:本网专稿 

两国企业签署《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成为继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能源领域又一重大标志性合作

□本报记者焦红霞

中俄“新春之会”后,两国能源合作再进一步。

据新华社消息,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晤。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3》等。

《中国石油报》消息显示,此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公司”)签署的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是继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供气后,双方在管道天然气贸易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2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企业签署的《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成为继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能源领域又一重大标志性合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保障。

合作加码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之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新签署的协议意味着俄气向中石油的年供气量将进一步增加。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业内预计,天然气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这令中国成为全球各大天然气供应商最为重视的市场。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作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商,2021年,俄气共开采天然气51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2亿立方米,为近13年来的最高纪录。2021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绝大部分由俄气公司的产量增量满足。俄气的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天然气185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580亿立方米。全球共有15个国家增加了俄罗斯天然气的采购量。2021年,俄气超过合同约定量对华稳定输气。

俄气公司2月4日公告披露,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是两国签署的第二份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经由“远东管道”输气。该线路达产后,俄气每年输往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加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输气量,届时对华供气总量将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

俄气同时表示,已于2022年1月完成Soyuz Vostok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Soyuz Vostok管道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在蒙古国境内的延长线,该项目计划过境蒙古国向中国输气,若最终成行,俄气每年将向中国再增加50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供应。

《环球时报》1月下旬援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分析称,彼时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有以下几个:一是被俄方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管道,即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管道。二是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天然气来源地为萨哈林。三是中俄西线管道,从俄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这条管道双方2006年之后进行过长期谈判,但至今没有开始建设。俄后来在西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四是“东线增供”,即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高到440亿立方米。这个不属于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

“两线”突破

2014年5月,中石油集团和俄气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合同约定总供气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为30年。中俄东线的气源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维克金、恰扬金等气田,经由俄境内“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河市中俄边境,末站位于上海市,途经9个省份,首期按每年50亿立方米供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供气量。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输气量逐年增长。

除了东线管道,2015年,中俄双方还着手推进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即“西伯利亚力量2号”。该管道建成后将从俄罗斯最大气田所在的亚马尔半岛出发,途经蒙古向中国供气。每年计划向中国供应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今年1月,“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伸“联盟东方”(Soyuz Vostok)管道的可行性研究已经通过。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强调,当前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对于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发挥了促进作用。“在美欧经济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越来越看重亚太能源市场,而在‘双碳’背景下,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将快速发展。”

欧洲历来是俄罗斯天然气的主要买家,但诸如麦肯锡等咨询公司纷纷预计,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推行,2035年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会在当前基础上翻一番,且超过欧洲。目前,俄气正计划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力争在2035年占据中国进口天然气份额的25%以上。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就管道天然气而言,近年来中亚的土库曼斯坦是中国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提供者,占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比重的一半以上。

平衡发展

2月4日,中石油集团还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了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中石油表示,截至2022年1月,中石油累计自俄罗斯进口管道原油超过3亿吨,天然气超过150亿立方米。上述合作文件的签署,将进一步夯实中国东北和西北能源通道,为深化中俄油气领域长期合作筑牢根基。

俄石油公司称,当天与中石油签署了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原油的协议,为期10年。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工厂将对原油进行加工,以满足国家对石油产品的需求。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除了油气贸易外,中俄企业近年来还在北极地区亚马尔、北极LNG2两大世界级液化天然气项目上展开合作。

核能合作是中俄传统优先合作领域,中俄核电大项目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2021年5月,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正式开工。这四台机组是2018年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对于当前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加码,韦进深并不意外。“一方面,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和能源进口大国,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能源出口国,两国能源贸易结构具有互补性;另一方面,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地缘的优势,两个国家具有漫长的边境线,中俄两国通过布局东部、中部和西部边境能源管道项目,不仅可以降低能源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地区差异,实现平衡发展。”

[责任编辑:张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