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运动员们在‘冰丝带’书写传奇”

​——访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郑方
2022-02-09 10:13:10 来源:本网专稿 

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郑方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付朝欢 摄

□本报记者付朝欢

2月5日,女子3000米速度滑冰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率先开赛。荷兰选手伊雷妮·斯豪滕以3分56秒93的成绩夺得速滑首金,并打破持续20年历史的冬奥会纪录。

郑方与奥运会有长达20年的“交情”。作为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郑方在场馆内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比赛,就是对‘冰丝带’最重要的一次验收,经此一战,验收合格!”2月6日下午,郑方手持一个1:1500的“冰丝带”模型,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他坦言,自己曾经无数次想象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冰丝带”中进行大道速滑的场景。

本届冬奥会赛时将有166名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在这里争夺14个小项的冬奥会速度滑冰奖牌。“盼望接下来运动员能够继续书写传奇,将自己的传奇与‘冰丝带’联系在一起,在‘冰丝带’中滑出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成绩。”郑方说。

事实上,包括“冰丝带”在内的冬奥场馆,赛时服务赛事,赛后服务城市发展和民生。谈及“冰丝带”的赛后利用,郑方表示,“‘冰丝带’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冰上中心,除了现在的速度滑冰赛道外,还可以举办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项目,场馆也为赛后的商业演出、展览展示等预留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从郑方对“冰丝带”的介绍中,记者总结出这几个关键词: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从外观来看,整个建筑以“冰”和“速度”作为主题设计。“冰丝带”这一昵称,则更加凸显场馆背后“刚柔并济”的设计理念。总长13,640米的彩釉玻璃发光管、3360块曲面和平板玻璃,共同构成了“冰丝带”轻盈飘逸的双曲面马鞍造型。支撑起这一造型的是一套由屋面索网、环桁架和外侧幕墙斜拉索共同构成的钢结构“骨架”。

郑方表示,“冰丝带”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施工技法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场馆设计和科技创新,来展现我们面对环境、面对未来的态度。我觉得北京冬奥会为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甚至是为未来的城市发展作出了优秀示范。”

何谓“内外兼修”?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这个场馆既有“超高颜值”,又有“最强大脑”。“冰丝带”通过北京建院研发的数字孪生平台,集成了速滑馆的海量数据,用于高精度实时监测场地湿度、温度、风速以及观众席各区域人员数量,调控座椅送风系统和除湿系统,让冰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实现了智慧场馆“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

“特别值得分享的就是‘最快的冰’。”在郑方看来,冰就是一座滑冰场的生命。“冰丝带”场馆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在如此大规模的场地打造“最快的冰”,“冰丝带”创新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成为全球首个采用该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这项技术可以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温差越小,冰面越平整。“这也为未来更多冰场提供了崭新的技术路线。”郑方说。

据了解,“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项目用地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射箭场和曲棍球场。

从2003年开始,郑方就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设计,主持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网球中心等5个夏奥场馆设计。他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设计总负责人,建设团队采用可转换的钢架支撑系统和可拆装的制冰系统,使“水立方”和“冰立方”能够根据需要自由切换。

[责任编辑:张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