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在乡村振兴中倾听农民心声

2022-02-07 11:5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月29日,街头春节年味渐浓。进入假期后的大学校园少了一点喧嚣,多了一份静谧,偶有寒风吹过,让人不禁又紧了紧衣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和他的调研组成员们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调查报告,是叶敬忠2021年的重点调研项目。一年来,他带领43位团队成员分别赴浙江开化、山东海阳、湖南双峰、陕西平利、河北易县等地开展调研。在收集529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团队还对县级主管干部、乡镇主管干部、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地农民等进行了深度访谈,汇集成150多万字的材料。假期里,他们要对问卷结果和深度访谈材料进行梳理汇总,以此反映出乡村振兴中农民的心声和心愿。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肩负责任,情系三农,叶敬忠认为,做任何学问都要不负自己的良心,敢于说真话。此次调研中,很多方面令叶敬忠感触颇深。与过去相比,各地农民对目前的生活都很满意,对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充满信心,一些新的产业业态和新的组织治理形式正在各地农村不断涌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建设效果显著,尤其是脱贫攻坚的直接成果和由脱贫攻坚带来的乡村工作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间接成果非常突出。

  总结脱贫攻坚成就和“三农”工作成果,还需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这一长远战略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叶敬忠举例说,很多农民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国家拿钱、自己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并未充分建立起来;尽管所有人都认为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但绝大部分农民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青年阶段回到村庄发展,这说明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需求和青年人才返乡现实之间存在悖论;很多地方乡村振兴工作是在“不撒胡椒面”思维下的重点村打造,这些重点村打造大多是为了乡村旅游的“农房装修”和为了“城市小资”的设施建设,但是在全国几乎所有县都在开展“全域旅游”的情况下,到底能有多少人会到乡村旅游和消费,还是个未知数;很多地方都在组建农民合作社这一新型经营主体,但真正的合作社数量并不让人满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调研报告需要深入分析的主题,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容忽视的方面。”叶敬忠告诉记者。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虽然进入假期,叶敬忠和他的团队丝毫没有松懈,对他们来说,这种“加班”是每年假期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叶敬忠笑谈,平日教学和行政事务比较多,假期可以静下心来翻看调研的收获。这次调研致力于分析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需求和作用,为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提供思路,形成农民主要参与、政策正确引导、专家积极支持的良性互动。希望此次调研可以为开启乡村振兴“加速”模式助力。

  调研人: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高宝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