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显效

2022-01-19 10:45:21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郭丁源

“逆势上扬”“显著增强”“全面实现”,1月17日,2021年全年经济数据单成绩喜人。“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这一年的国民经济运行不仅稳字当头,更有稳中求进。“稳”,是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

为何如此强调一个“稳”字?正是随着保供稳价等措施落地见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6.1%,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总量在增长、结构在优化、民生在改善、动能在蓄积,这都表明中国经济底气充盈、步伐铿锵、前景光明。

宁吉喆表示,2021年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面对国际上复杂严峻的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考验,2021年我国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畅通经济内外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

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亮眼的数据——2021年全年价格指数,并发布了2021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其中,居民消费价格的表现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过去一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低位平稳运行态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表示,2021年12月份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回落。12月份,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

据介绍,从环比看,PPI由2021年11月持平转为下降1.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降幅比2021年11月扩大1.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涨0.4%转为持平。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价格继续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8.3%,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5.4%,降幅扩大7.0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10.3%,涨幅比2021年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

作为“百价之基”的粮食价格在2021年运行平稳,1月~12月平均,居民消费价格粮食项同比上涨1.1%。价格稳的背后是我国粮食的再获丰收,2021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随着生猪产能养殖继续恢复,2021年,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权重较高的猪肉价格已基本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1月~12月平均,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了30.3%。为了避免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积极调控生猪价格,不仅通过定期启动收储政策推动市场行情平稳有序,还多措并举对养殖端给予政策支持,降低养殖成本。

2021年,在重要民生商品中,鲜菜价格变动幅度较大。去年开春后,天气转暖,蔬菜长势较好,鲜菜价格持续回落,在年中,同比涨幅一度转为下降4%。但随后,我国局部地区受不利天气影响,部分蔬菜价格在10月、11月打破了往年秋菜大量上市价格回落的规律,一度快速上涨,同比涨幅超过了15%。面对极端天气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迅速采取了多项措施,要求各地及时改种补种、支持种植速生蔬菜,部署疫情城市做好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调运工作,全力保障了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1月~12月平均,鲜菜价格同比平均涨幅5.6%,与往年平均水平相当。

宁吉喆指出,在生产环节,生产扩大为循环改善打下了基础。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工业行业的增长面达到了95.1%,产品的增长面达到了73.4%。2021年1月~11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都是增长的,增长面达100%;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80%。在流通环节,货运的畅通保障了经济恢复和对外贸易。2021年,我国全社会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4%、6.8%。在消费环节,就业的扩大、收入的增加支撑了消费恢复性增长。

工业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国家统计局截至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在2021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工业企业利润表现尤为突出。不论是累计同比增速,还是以2019年为基础计算的两年平均增速,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均显著高于其他主要指标。例如,辽宁省近日举办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到,2021年1月~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运行整体呈现“稳、升、好、进”态势。

“从2021年工业运行情况看,两个亮点比较突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认为,一方面,工业经济发展科技底色鲜明。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6%、44.9%、33.3%、22.3%。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牵引下,我国传统产业环保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绿色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增加,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刊文指出,总的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阶段,要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为此,赛迪研究院工经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建议,应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切实做好原材料保供稳价。首先,完善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平台,加强对煤炭、原油、铁矿石、铜等重点商品的价格监测力度;其次,稳定国内大宗商品供给,短期内要充分发挥好国家储备对大宗商品市场的调节作用,着眼长远要继续完善多元化进口供应体系,加快健全国家物资储备体系,切实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此外,要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预期管理,坚决遏制大宗商品金融化资本化炒作,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变相涨价、合谋涨价等行为,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消除市场过度担忧。

终端消费是支撑工业产销体系运转的重要环节,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对于畅通工业内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拓宽各类产品供应链、分销渠道,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提高实物商品的供给质量,持续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魏琪嘉说。

节日保供促进消费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必须要正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方面,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定经济各项政策要积极推出、适当靠前,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保持宏观大局稳定;另一方面,要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持创新驱动,扎实落地科技政策,努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为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1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部署从十个方面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坚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稳定和扩大消费,落实地方主体责任,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式防控,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低风险地区要保障城乡居民区域内短途合理流动和正常消费活动。

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供应,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顺应老人赴子女居住地团聚需要,做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传统与智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出行服务。

二是打造线上节庆消费提质升级版。引导电商企业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线上举办年货采办、赶大集等促销活动。维护春节市场秩序,严禁不公平竞争、“二选一”、“大数据杀熟”、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区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完善措施,提振市场信心,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喜庆、祥和、安全、健康、绿色的节日,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开门稳”。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正如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所指出,要深刻理解发展环境的“变”与经济基本面的“不变”,毫不动摇落实党中央各项既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