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阳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人民医院(源汇区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94年,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主要承担着全区人民的医疗保健和基本医疗救治、预防保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2021年以来,医院以满足县域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打造“专业、智慧、人文、绿色”医疗为核心目标,通过强化组织实施、科学运行管理、注重能力提升和人才选拔、加大政策保障等扎实举措,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就诊率持续攀升。
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是打破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有力抓手。为此,该院持续在高质量发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面发力。医院组织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推进会,与会的源汇区政府副区长宋春华、区卫健委党组书记张锐、区医保局局长李建波围绕医共体建设为医院建言献策。宋春华要求医共体建设要坚持群众受益,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健全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链,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方便、经济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医共体建设方向正确、成效显著。
“要满足县域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必须做强县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院负责人表示,医院按照市级统筹、市县联动、数字赋能、分级诊疗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目标正在全力推进。
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缓解居民“看病贵”等问题。医院紧贴群众看病需求,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2020年始,医院发展驶入快车道。医院争取到国债资金4500万元,购置部分大型急需设备,并对许多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目前,层流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室、月子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发热门诊正在建设中。医院开设有11个病区、20多个科室。下一步,医院将逐步成立微创腔镜中心、肾病透析科,介入科等,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
医院的各类医学人才,代表了医院所拥有的医疗知识、技术和能力总和,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为提升该院整体医疗水平,医院多方引进中高级职称人员,加快特色专科建设。医院加大中医保健投入,开展中医特色门诊、中医经典病房。加强妇幼保健特色,高起点建设医学美容科,康复科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青少年视光学中心,配备有与郑大一附院相同的3D多媒体视觉健康训练系统、4D斜弱视功能矫治系统。重症医学科2021年建成至今,医院已成功收治10多名重症患者。新成立的介入科是医院新成立的科室,已成功完成首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体检科设立独立集中的体检筛查区域,从精准体检到见后全面健康管理,开展检查。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服务群众上下足功夫。近年来,享受医保门诊报销的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做好慢性病鉴定及相关工作,对于促进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合理有效使用医保基金、减轻患者负担等具有重要意义。该院积极拓宽门诊慢性病鉴定通道,简化鉴定程序,让鉴定患者少跑路,少费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同时,实现门诊统筹““一站式”报销,杜绝了参保群众医药费“二次报销”,减少了“多头跑、来回跑”现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此外,为了便于居民看门诊后享受报销使用,拓宽报销比例,该院积极推进申报二级医院的创建工作,把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负担门诊费用。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院围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在辖区开展了“义诊送健康,入户暖民心”大走访活动,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体职工通过举行大型义诊咨询活动、上门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服务对象,了解辖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未来,医院将坚持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以“专业医疗、智慧医疗、人文医疗、绿色医疗”为核心目标,全面提升医疗、科研、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凝心聚力,打造漯河市百姓身边的优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