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洗马路派出所工作纪实
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洗马路派出所所长陈丽容(左二)和同志们行动前宣誓
洗马路派出所干警与辖区联户长座谈,探讨小区治理工作。
洗马路派出所领导带队定期走访培训学校,了解吸毒人员就业情况。
洗马路派出所民警进行到户察访
□华时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天天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基层民警,如何守好人民的心?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洗马路派出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守心先修心
赤胆忠心铸警魂
洗马路派出所地处遵义市新旧城区结合部,南接“遵义会议”会址,北临遵义市博物馆,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共有8个社区,实有人口6.4万人。现有民警20人、辅警22人。
置身于革命圣地的洗马路派出所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利用辖区内外的红色资源,以“主题宣讲”“红色故事汇”“红色沙龙”等特色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民警进行政治教育、忠诚教育、形势教育,铸就民警赤胆忠心,引导民警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洗马路派出所创新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英模力量伴我行”活动,除了组织干警参加英模教育视频会,观看英模电影、《榜样5》等外,还一直致力于向身边榜样——全国英模陈丽容同志学习;在“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中,半年时间入户走访169户,为群众办理实事66件。
在日常工作中,洗马路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党建统领一切,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突出的业绩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上级组织的认可。近五年来,洗马路派出所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6次,获得先进派出所荣誉10次;获得汇川区先进基层党组织1次;获得业务考评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获得民警个人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0次;洗马路派出所被公安部评定为“一级派出所”,荣获“省级示范单位”“省级精神文明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暖心又贴心
细微之处见真情
2020年9月24日2时许,一个求救电话突然响起:“容姐快救我!我在鸡圈里!”
“我在医院里出不来!你别着急,我给你想办法。”忍着刚刚手术后的伤痛,洗马路派出所所长陈丽容迅速安排相关人员前往金鼎山镇解救当事人。当事人与其丈夫的感情破裂,饱受家暴之苦,人身安全难以保障。通过繁琐的调解工作,容姐帮助他们解除了婚姻关系,确保了当事人人身安全。
洗马路派出所坚持群众路线,推进“五小工程”(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从细微之处践行初心使命。
为让群众办事少跑路,洗马路派出所将“一窗办九统一65项业务”进驻街道办事处政务大厅,并设立综合服务窗口,让群众“抱着希望来,揣着满意归”;依托贵州省“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公安业务进行网上预审,通过派出所公众微信号为群众提供网上证明办理、居住信息自主登记、预约服务等,实现了群众办理公安业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与此同时,洗马路派出所还配齐配强社区民(辅)警,通过走访慰问、警民恳谈、警营开放、联勤联防等多种形式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群众对社区民警知晓率达97%。
将心来比心
源头治理靠诚心
为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洗马路街道牵头整合调解资源,成立“容姐调解室”“联户长调解室”“名城先锋·帮帮团”“名城先锋·党员义工”等社区品牌服务团体,在网格内建立“红色调解员”“红色广播员”“红色安全员”“红色宣讲员”等红色队伍,实行对网格内事务的全覆盖。与此同时,洗马路派出所充分发挥所内“黄光辉”金牌调解室“20”工作思路和“5771”调解经验,以社区民警为核心,将成熟的调解经验和工作体系植根到各个网格,并利用“十联户长”和网格居民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以及现有“红色调解员的力量”,指导辖区单位、小区、群众广泛开展矛盾纠纷自主化解工作,形成“1+1+N”的调解体系(即1个社区民警+一个社区调解委员会+N个红色调解员)。
洗马路所辖城市之星小区因大雨导致堡坎大面积垮塌,造成旁边一栋六层民房出现墙体拉裂。受损住户要求开发商以2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偿,因为矛盾双方分歧较大,协商不成功,五年来一直没有结果,出现墙体拉裂的居民反复上访,矛盾几度激化。陈丽容得知此事后,立即组织人员逐一走访受损住户,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随后与所里调解团队详细商讨解决方案,同时寻求住建、质监、办事处和司法所的帮助,多次和受损住户沟通,并与开发商磋商。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最终以20元/平方米的补偿价让双方达成协议,长达5年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其实很多矛盾不是不能化解,只是没有人真正走进当事人的心。”陈丽容发现传统单一的“面对面”调解、快速反应的“及时雨”调解,有时反而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她探索出“面对面”与“背对背”相结合、“及时雨”与“慢半拍”看情况的智慧调解方案,从一段时间的运用来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调解效果。
目前,洗马路派出所在陈丽容、黄光辉等同志的示范带动下,调解员们坦诚面对当事人、掏心掏肺解纠纷,耐心倾听,与当事人共情,最终获得当事人的认同,将一个个矛盾化于无形。
陈丽容说,面对复杂的矛盾纠纷,不仅需要调解人员用心用情用力,还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如今,通过洗马路派出所42位民辅警的共同努力下,辖区涉及公安工作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2019年以来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民转刑”案件。
细心加爱心
平安无事稳人心
2021年8月14日,陈丽容从丈夫那里要来2000元钱,转手就给了正在积极准备创业的戒毒康复人员。
吸毒人员是社会治安的一个重大隐患,而辖区内的吸毒人员即使已经脱毒,仍然很难被社会认可。面临就业困难,如果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不能解决,社会难以稳定,人心不得安宁。为此,陈丽容把辖区内已经脱毒多年并成功创业的黎某某找来,通过倾听他的心声,了解到戒毒康复人员想就业的想法强烈。陈丽容还获悉,黎某某和朋友成立了脱毒人员的公益组织——重生协会,便建议黎某某利用自身影响力召集身边脱毒人员,自己想近距离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为下一步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通过交谈,陈丽容了解到大部分脱毒人员想自力更生去经营事业后,表示愿意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针对个别脱毒人员吊儿郎当的状态,她苦口婆心劝导他们自立自强、重塑自信,想方设法,甚至自掏腰包引导他们创业。“容姐”的举动感动了遵义日报社记者杨义霞将情况反映到辖区所属汇川区就业局。2021年8月15日是周日,就业局局长熊锡康赶到派出所现场办公,面对面宣传政策,与陈丽容一起走进脱毒人员即将开业的门面,全方位帮助脱毒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在洗马所的努力下,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举行了“如何让你创业成功暨送政策活动”,得到了脱毒人员一致好评。目前,此项活动正在有序推进。
2021年4月28日,汇川区西安路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陈瑶,发现一名男子有被网络诈骗的危险,于是报警求助。民警立即出警,找到当事人,及时劝阻并现场对其进行反电诈宣传,避免了老百姓的财产损失。
洗马路派出所还构建了“网格长+联户长+包居民警”三方力量汇聚的合作模式,创造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使社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利用“红城智采”App深入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采集率、准确率达98.5%;全面开展智慧警务工作,打造智慧安防小区、医院、学校,将“三级”巡防队伍建设与网格化视频监控相结合,开创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对易发案区域实时监控守护;社区民警在企业微信上开通线上警示教育课、安全防范宣传科普、警民线上会议等功能,构建了微打击、微防范、微管理、微便民、微沟通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天网、地网(移动监控)、人网作用,使破案率提升到70%以上,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使得“盗抢骗”“黄赌毒”、传销、非法集资等多发性违法犯罪问题和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9月以来,辖区未发生影响国家政治安全、暴恐、重大邪教案(事)件和涉黑涉恶案件。
热心又精心
服务为先暖民心
今年1月末的一天,社区民警王炜无意中听到社区副支书縻伶谈到,辖区正在等钱回家过春节的30多位农民工被某施工单位拖欠工资10多万元,内心焦急。派出所及时出面帮助解决,通过多次协调,民工们终于拿到工资。
陈丽容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首先要知道群众急在哪里、难在何处、愁的是啥、盼的是什么?为了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派出所将警务工作战线前移至社区内,与社区阵地联动,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打包式”分发,实行社区警务一名领导一名民警N个辅警一包到底的工作制度,通过在辖区内亮名片、亮身份、亮通信,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渠道,解决群众来回跑路的难题。社区阵地与派出所警务室阵地因此实现区域互动、数据共享、信息互联,警务服务与社区服务实行“捆绑式”的工作模式。同时,洗马路派出所还将社区公众微信号与派出所工作微信号相结合,实现业务咨询的平台唯一化、统一化,警务服务与社区服务的自动化切换;社区充分利用派出所警务室24小时服务优势,将社区服务工作延伸至警务室,社区下班,服务不下班,实现一站“全科式”的优质服务,做到了“服务不缺位”。
与此同时,派出所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主动查找治安隐患,倾听群众心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即使不属于本辖区管辖范围的事情,只要是群众急需办理、民警能办到的,他们都热心给予帮助。今年7月的一天,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获悉汇川区流动人口中两家人中的5名子女未上户口,其中大的已经16岁了。没有户口,意味着孩子不能升学,不能购票出远门,就业面临困难……派出所立即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5名孩子解决了户口问题。
暖心的服务让洗马路派出所赢得了民心。群众对洗马路派出所的满意率达99.8%。
公心胜私心
从严治警树威信
在洗马路派出所,陈丽容带头示范,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队伍管理制度完整规范;民警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警容严整,内务管理规范有序。
“派出所就是家。”陈丽容说,犯罪嫌疑人来了,通过民警感化,放下“屠刀”回家,从此遵纪守法;矛盾双方来了,通过民警调解,化干戈为玉帛,从此社会和谐;困难群众来了,获得民警救助,问题得以解决,从此幸福生活。
因为尽心履职,心里装着老百姓,陈丽容在洗马路派出所17年来,深得领导和群众认可。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公安部二级英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为了确保队伍廉洁,派出所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联系方式发给辖区各界负责人,告知他们:若发现民警有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行为,可随时举报。
派出所既是一个严肃的执法机构,也是一个温馨的港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期,派出所全员长期处于一级响应,作为家长的民辅警们无法照管子女。党支部讨论决定辟出一块地方,将民辅警的孩子们接到所里,大的带小的,由此解决了民辅警的后顾之忧。一些辅警生活拮据,买房首付困难,战友们主动凑钱帮助。
为了确保民辅警有健康的身体、足够的精力投入工作,定期体检、值班轮休、加班强制休息等制度一一落实,民辅警年休假全休率95.2%。
同时,洗马路派出所还以文化强警,通过邀请书画家、茶艺师进警营传授技艺,提升民辅警的综合素养。
过硬的队伍素质,不仅受到上级的表彰,同时赢得群众的口碑。洗马路派出所荣誉室里,除了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牌奖状,还陈列着辖区内外群众送来的158面锦旗。“遇到困难找警察、有话想说找‘容姐’”已经成为辖区群众的口头禅。人民警察的威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昂然挺立!
就如辖区老人张学石所言:洗马路派出所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守住了江山守住了民心,筑牢了警民一心。(本文配图由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分局洗马路派出所提供)
原刊于《中国改革报》(2021年12月28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