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绘画卷 八百里皖江展新颜

2022-01-10 11:45:39 来源:本网专稿 

——安徽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六年综述

□ 戴建华 李应松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张守营

初冬时节,安徽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依旧是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苍穹之下,长江浩荡奔流,岸线郁郁葱葱。因钢立市的滨江城市马鞍山,长江岸线曾被“散乱污”企业、小码头占据,“临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当地群众曾这样自嘲。近年来,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对长江东岸开展综合整治,薛家洼从昔日脏乱地华丽“变身”网红打卡地,成为安徽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薛家洼生态园,实地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一条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发展带,更是关系子孙福祉的生态屏障带。作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省份,安徽省以大格局认识大战略,以大修复促进大保护,把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列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坚持对标对表、高位推进,坚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八百里皖江掀开崭新发展篇章。

系统治理严守“三道防线”

铜陵是沿江重化工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化工企业沿江分布,搬迁和升级改造成本巨大。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采取过硬整改措施,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已完成沿江1公里区域铜官山化工公司等3家化工企业拆除工作,全面推进5家化工企业拆除后的土壤污染调查管控工作,六国化工磷石膏堆场露天磷石膏已全部消除,累计消化历史堆存量567.42万吨。

消除长江污染隐患,要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安徽省全面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溯源分类,并实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段线”分级管控措施,落实“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项举措,严守污染物入江“三道防线”。

沿江1公里以内,严把新建项目,整改提升入河排污口,推动岸线整治,“散乱污”企业基本完成整改;沿江5公里以内,推进畜禽养殖场整改,网箱、围网、拦网“三网”水产养殖设施基本整改达标;沿江15公里以内,推动企业全部进园区,加快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等,从源头上守住污染物入江“防线”,促进长江安徽段生态系统健康。

目前,安徽省政府已批复设立38个化工园区,进一步优化了全省化工园区布局,关停53家化工企业,推动70家化工企业搬迁改造,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8家落后化工企业已全部拆除,完成了长江干流5公里范围内1175家畜禽养殖场整改。

整治“顽疾”面貌焕然一新

在芜湖长江大桥东头,一条绿色的风光带依水就势,浅滩、浮岛高低错落,游园步道在湖心岛上蜿蜒。这里是2020年新建成的江东水生态公园,又名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公园。过去,该区域污水横流、一片脏乱,是人们不愿涉足的污泥滩。随着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安徽省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由2019年的86.3%提高到2021年的93.4%。

安徽省在全国首创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形成环境监督“一张网”。目前,全省共建立环境专项监督长1.5万余人。对各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施暗访、暗拍,已制作形成两部省级警示片,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推动了一批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

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关注问题、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安徽省举一反三开展大排查,形成“23+80+N”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清单,建立“点对点”“长对长”整改责任网,挂图作战、对账销号,还一江碧水、保两岸青山。

安徽各地特别是沿江各市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进行攻坚,尤其注重项目方式推动,实施进园区、纳统管、关污源、生态修复等一大批项目,确保问题真改真见效。

安徽省还率先将“湖泊实行河长制管理”写入地方性法规,严格落实“十年禁渔”,全省禁捕区域内1.2万余艘渔船、3万多渔民全面退捕,实现建档立卡、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四个100%。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